你可能会觉得,鲍勃·迪伦和威利·纳尔逊似乎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家。
虽然一个是来自上中西部的神秘犹太小子,另一个则是来自德克萨斯州的平易近人的卫理公会男孩,但仔细看,两个音乐巨头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俨然是兄弟般的存在。
在迪伦(84岁)和纳尔逊(92岁)准备在北德克萨斯州进行15年来首场联合演出之际,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重要特质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两位游吟诗人:迪伦在小镇希比格(人口16000)成长,而纳尔逊则是在小镇阿博特(人口350)成长。
背后的突破:迪伦在彼得、保罗与玛丽演唱《随风而逝》进入前十名时(1963年),实现了大突破;纳尔逊在帕茜·克莱因的《疯狂》进入前十名时(1961年)迎来了自己的成名时刻。
大城市的难民:迪伦为追寻名声而迁往纽约市,最终选择逃离来到田园风光的伍德斯托克;纳尔逊则为追求音乐梦想而前往纳什维尔,并选择逃往德克萨斯山乡。
与达拉斯的联系:迪伦在2020年录制了他最长的歌曲《谋杀丑闻》,主题围绕肯尼迪遇刺;而纳尔逊在1975年录制了他最受欢迎的专辑《红头陌生人》于加兰。
电影生涯的失利:迪伦参演了《雷纳尔多与克拉拉》(1978);而纳尔逊则出现在《冲浪者,老兄》(2008)中。
农民的朋友:迪伦在1985年的现场救援演出中谈论了陷入债务困境的美国农民;纳尔逊则在两个月后学习迪伦的榜样,联合创建了农场救援活动。
丹的朋友:迪伦聘请丹尼尔·拉诺瓦制作他那张阴郁的、获得格莱美奖的专辑《时光安宁》(1997);纳尔逊则在1998年聘请拉诺瓦制作他那张阴郁的、获得格莱美提名的专辑《剧院》。
肺病伙伴:迪伦于1997年因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住院;纳尔逊在1981年在夏威夷因肺塌陷住院。
明星与小舞台:迪伦在2003年短暂缩小演出规模来到格拉纳达剧院;纳尔逊在2017年也曾短暂缩小演出规模来到格拉纳达剧院。
联合首席:迪伦在1966年的《雨天女人 #12 & 35》中唱到“人人都必须变得迷失”;纳尔逊则在2012年的《英雄》中唱到“当我死后卷我吧”。
高兴的心情:迪伦邀请粉丝购买他的“天堂之门”威士忌;而纳尔逊则邀请粉丝购买他的“威利的储备”大麻。
封面男孩:迪伦在《背叛》中录制了纳尔逊的《翅膀飞得太靠近地面》;而纳尔逊在《永远时刻》中录制了迪伦的《我必须成为某人的仆人》。
骄傲的爸爸:迪伦是歌手兼吉他手雅各布·迪伦(华尔夫洛尔乐队领唱)的父亲;而纳尔逊则是歌手兼吉他手卢卡斯·纳尔逊(真实承诺乐队领唱)的父亲。
快餐金钱:百事可乐支付了迪伦使用《永远年轻》的费用(2009);而汉堡王则支付了纳尔逊使用《我总是在心中》的费用(2018)。
金融兄弟:迪伦让蒙特利尔银行使用《时代在改变》 (1996);而纳尔逊则让第一资本之一使用《再上路一次》(2023)。
放送创意:迪伦在SiriusXM上主持了《主题时间广播小时》(2006-09);而纳尔逊在70年代初曾在Fort Worth的KCNC(870)进行DJ节目《西部快车》。
格斗运动:迪伦是一位拳击爱好者,曾和雷·“轰轰”·曼西尼私下切磋;而纳尔逊则是一位武术爱好者,获得了跆拳道和功拳的黑带。
经典嗓音:迪伦以其高音的鼻音著称;纳尔逊则以其高音的鼻音吐唾沫而闻名。
音乐中的发型大咖:迪伦在1965-66年间开创了节拍派的非洲蓬松发型;而纳尔逊则自1970年代以来开创了嬉皮牛仔辫的美学。
图片源于:dallas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