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曼剧院99季闭幕,《紫色姐妹花》精彩复演

古德曼剧院以音乐剧《紫色姐妹花》的复演圆满结束了其第99个季度,剧团聚集了29位成员,其中不乏芝加哥音乐剧的明星演员。

《紫色姐妹花》讲述了年轻黑人女性西莉(Celie)的故事,她生活在乔治亚州一个小镇上,经历了痛苦、坚韧与自我发现的旅程。

本剧由莉莉-安·布朗(Lili-Anne Brown)执导,杰门·希尔(Jermaine Hill)负责音乐方向,布雷昂·阿泽尔(Breon Arzell)负责编舞,这一部改编自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的2004年音乐剧,将观众带入西莉情感深邃的故事中。

主角西莉由布里特妮·麦克(Brittney Mack)出色演绎。

我很熟悉麦克之前在音乐剧《六》中的表现,她首次在芝加哥演出,随后在百老汇继续演出,她在剧中的角色安娜·克里夫斯充满了强烈的个性。

而在《紫色姐妹花》中,麦克在西莉的塑造上展现出一种内敛的强势。虽然她同样充满力量,但这个角色需要更为细腻的表现,而麦克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这个平衡。

西莉在遭受父亲的虐待时(她相信自己在14岁时已生下并失去了两个孩子),以及在丈夫米斯特(Mister)的压迫下,她隐忍却不屈的精神通过麦克的演绎得到了完美呈现。

这出剧跨越了1911年到1945年,展现了西莉如何在身边女性的支持下逐渐找到自我身份和自信。

麦克在细腻之中玩味着西莉的悲伤与愤怒,巧妙地选择了时机,逐步展现她情感上的层次。

全剧的33名演员和8人乐队组成的阵容同样令人艳羡。

尽管布朗的节奏对于这部已较长的剧目显得略为缓慢,我必须坦诚,这种节奏感有时过于悠长。

第一幕较长,而第二幕因节奏奔缓而显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较少歌曲的陪衬下,马莎·诺曼(Marsha Norman)编写的剧情显得拖沓。

第二幕的上半部分需要提升速度,毕竟最后一幕随着西莉故事的收尾骤然加速。

不过,个别表演依然令人赞叹。

在西莉的姐姐内蒂(Nettie)一角中,香特尔·蕾妮·克里布斯(Shantel Renee Cribbs)声线清亮,宛如公主,她成为西莉风暴中的曙光,尽管这对姐妹在米斯特的性骚扰中被野蛮地撕裂。

伊凡·泰伦·马丁(Evan Tyrone Martin)往往饰演善良之人,而此次饰演虐待成性的米斯特则是他表演的突破,但他成功地让这个复杂的人物栩栩如生。

在第二幕的独白《米斯特之歌》中,马丁深挖角色的多元性,使观众更能理解这个角色的内心挣扎,令人不禁联想起《俄克拉荷马》中的《孤独房间》。

尽管《紫色姐妹花》的音乐作品美丽却并不总能令人难以忘怀,它为表演者们提供了许多出色的展示机会。

妮可·米歇尔·哈金斯(Nicole Michelle Haskins)在苏菲亚(Sofia)一角中表现得十分强势,她是米斯特之子哈博(Harpo)的妻子。

在她的独唱《绝不》中,她告诫西莉,男人的虐待无法定义她的人生。

艾里·威廉姆斯(Aerie Williams)则愉悦而飘逸地演绎了夜总会歌手舒格·阿弗里(Shug Avery),她给西莉的印象深刻。

威廉姆斯把舒格塑造成一个飘然若仙的角色,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拉克里萨·格兰伯里(Lachrisa Grandberry)、沙瑞斯·汉密尔顿(Sharriese Hamilton)和雷内莎·詹金斯(Reneisha Jenkins)则出色地演绎了奥林康妻子们,在剧中担任着类似希腊合唱团的角色,在幽默的调侃中表达小镇的八卦。

麦克依然是全剧的核心明星,但她乐于与其他演员共享舞台,她的表现没有抢走他们的光芒。

麦克将西莉的情感弧线与成长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歌声更是无与伦比。

西莉的高光时刻《我在这里》不仅是声乐的巅峰,也是麦克的脆弱感性的一次突破。

她让人相信这一刻西莉已经走出长期的被压迫和自我怀疑,开始接受自己及她的美丽。

剧集的高潮同样感人至深。尽管《紫色姐妹花》包含了不少悲剧成分,但结局则温暖且充满庆祝感,为西莉的故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在麦克的引领下,这部音乐剧成功地将种种情感深刻展现出来。

《紫色姐妹花》将在古德曼剧院的阿尔伯特剧场上演,演出时间持续到2025年8月3日,门票价格为33美元至143美元(最终以实际情况为准)。

图片源于:broadway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