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在国际港口控制上的扩张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尤其是对于美国安全、经济影响和自由贸易的潜在威胁。
根据最新消息,乌克兰和以色列都曾利用集装箱走私无人机配件,甚至整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具备对战略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其中,中国也在发展类似的能力,这无疑令各国更加担忧。
中国正在构建自己庞大的国际港口帝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在全球只有16个港口的参与,如今这一数字已大幅增长,预计未来将超过100个。港口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节点,2023年的估算全球海运贸易价值达到了超过2万亿美元。
由于中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受到中国共产党控制,因此北京能够有效利用港口的战略价值,增加其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例如,通过控制海外港口,中国能够重塑贸易路线,甚至创造新的贸易路线,从而扩大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降低美国及其盟友的影响力,这对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构成了严重威胁。
现在,面对中国的扩张,美国必须采取行动。首先,美国应当启动一场针对中国港口扩张带来的潜在威胁的有针对性的一致性宣传活动,强调中国在港口发展的参与可能为其他国家带来的风险。
其次,美国有必要通过政策行动来强化这种宣传。特朗普政府在重新审视对外援助时,应优先考虑为合作伙伴国家的港口发展提供外资融资和援助,确保中国企业被排除在外。
此外,美国发展财务公司提出的预算增加也可以用来支持和促进美国企业在国际港口系统中的投资和扩展。
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协调同样是应对这一威胁的关键。美国应致力于联合盟国,共同应对中国在港口控制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例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和卡拉奇港以及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和科伦坡港,这些地区的中国影响力已经使得印度面临围堵的局面。特朗普政府同样可以考虑在贸易谈判中优先推动联合港口发展和投资。
美国的目标并不需要像中国那样对港口进行直接“控制”。由于美国对自由市场原则的承诺,使其不可能采取类似于中国的国家主导经济策略,但必须设法将中国排除在外,以减缓其全球港口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控制。
总之,中国为何热衷于扩展其全球港口控制,暗藏的风险显然不可忽视。随着这一问题的加剧,相关国家必须引起重视,以采取适当的对策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图片源于:national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