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吴,这位曾经是现在已关闭的标志性餐厅Cassia(位于圣塔莫尼卡)和Spice Table(位于小东京)的主厨,来自两代华裔美国餐饮经营者的家庭。
他的外祖父母在1950和1960年代经营着位于卡尔弗城的一家200座餐厅——巴厘海,提供如饼干鸡和rumaki等波利尼西亚和粤菜的经典菜品,那时恰逢tiki文化的高峰期。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吴的父母在诺斯里奇拥有了Wok Way,吴曾在这家“典型的中美餐厅”里帮忙洗碗和剥虾。“那就是我长大的地方,”他说。
今年夏天,吴将继续家庭的传统,开设自己的中美餐厅——即将亮相的Jade Rabbit位于圣塔莫尼卡,成为洛杉矶新一波引起食客关注的中美餐厅之一。
88 Club(位于比佛利山庄)、华埠的Firstborn和回声公园的Men & Beasts等餐厅将中国菜肴、风味和技巧融入现代潮流,重新定义了近200年来由经济需要所诞生的丰富烹饪传统。
中美餐饮的表现形式及其理解已经从经典的蛋梗和杂碎菜演变为更加丰富的形式。
想象一下在Firstborn上品尝的迷你甜酸甜面包块,以及Men & Beasts餐厅以猴子面包风格制作的素食粤式烧肉包。
洛杉矶的中美餐饮热潮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
中餐在美国的历史几乎和美国本身一样悠久,且复杂程度不亚于其他任何文化。
美国的第一家中餐馆是1849年由在加州淘金热期间抵达旧金山的华人移民建立的。
但由于华人歧视和排华法案,中餐馆并未在20世纪之前广泛分布至美国的郊区。
直到1965年,移民法案允许成千上万来自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中国人移民美国,中餐才能不仅为白人美国人口服务,还反映出中国人的口味。
洛杉矶蓬勃发展的区域性中国饮食文化,起初以蒙特利公园为中心,后来扩展到整个圣盖博谷,正是该政策的直接结果。
近年来,洛杉矶当代亚裔美国餐饮市场蓬勃发展,由以第三文化孩子为主的不拘一格的餐厅主导,例如Yang’s Kitchen、Kato、Pine & Crane、Woon,以及现在已关闭的受粤式启发的Ricebox、Needle和Pearl River Deli。
这些餐厅不拘泥于传统,有意染外,改编食谱,摒弃过时的“真实性”观念,并为用餐体验收取合理的费用。“看看这段悠久的历史——两百年来,华人和华裔美国人出于必要、努力和创业精神创造的食物,成为一种地域性的中国菜。”吴说。“影响我们的区域是美国。”
如今洛杉矶的烹饪创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理解和支持这种创新的受众。
该市对中国美食的集体需求和强大的亚裔人口使其特别适合接受各种形式的中美美食,从1973年开业的标志性餐厅Panda Inn,直到2024年进行全面改造重开的餐厅,以及在伯班克和Sawtelle的机器人快餐店Tigawok。
“洛杉矶的食客非常好奇。他们不害怕尝试新东西,”曾经营过推荐米其林和获得Eater奖项的Nightshade的梅·林说。
“我总是愿意在菜单上放一些奇怪的东西,无论对他们来说这是不是奇怪。”
林指出,冷豆皮沙拉是她相对更加离经叛道的菜品之一。
这道受米其林认可的Bistro Na的冷豆皮沙拉启发,混入了脆生生的芹菜和一点红醋。
在88 Club的菜单上,她的菜品与经典的中美风味菜肴相伴,共同呈现出如宫保扇贝和甜酸鱼的风味。
林的菜品与附近比佛利山庄的Mr. Chow相似,该餐厅于1974年开业,专注于北京烤鸭和手拉面。
开设Firstborn的安东尼·王(Anthony Wang)在迈阿密和亚特兰大郊区长大,他曾担心食客会将他们归于“正宗”这类标签。
然而,当他推出如豆皮包鸭香肠、焦炭卷心菜和中央公园炸鸡羽毛的菜品时,他的担忧逐渐消散。“我从未声称理解或知道‘正宗’的中国食品,”他说。
“食物只是讲述我的视角、我的的中国和美国的经历。”
Firstborn的菜单源自王的食物记忆、旅行、培训以及对圣盖博谷美食的喜爱,同时也触及了当代食客所向往的个人叙事烹饪。
他的创作旨在赋予中美餐饮一种场所感,而那些像橙鸡和左宗棠鸡的菜品就缺乏这种感觉。他所推荐的木耳蘑菇冷菜源于南加州的烹饪,包含萝卜、豆腐和糖豌豆,淋上刺激的辣根油醋汁。
“我们想要从讲述我们所在地方的故事来烹饪,并为我们来客营造时间与地点的感觉,”王表示。“我们尽量使用当地和季节性的产品。”
与王相似,林在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长大,她的家族拥有一家名为Kong Kow的中美餐厅。“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去年我和家人一起去南方的台山市旅行,我是否有勇气经营这样的餐厅。”林说。
“作为华裔美国孩子,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中国,也不够美国,我们总是生活在这种奇怪的缝隙中,努力过分。”
林对于做中餐的态度改变,都得益于她与家人回到他们家乡的旅行,在那里,她深入体验了生动的粤菜。“如果没有那次旅行,我不认为我能够融入到我在88的菜品里。”
同时,林也知道,88 Club厨房里的菜品并不传统(“我不称我的托斯为传统。”),但她也不认为中美的标签正合适她的餐厅。
“这是一家位于比佛利山庄的现代中餐厅,提供由我童年和成长经历激发的菜品,”她说。“这很简单,盘子里的食物就是这样的,我将尽量以尽可能无所畏惧的方式呈现这些食物。”
所有的菜品均在转盘上家庭共享,调味也正合适搭配米饭,包括像香煎鱼香茄子和台湾风味的三杯舞茸等浓厚的菜肴。
在回声公园的Men & Beasts,亚历克斯·法尔科与朱惠敏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主要从素食的角度出发。“我们继续将创新精神带入华人菜系。”法尔科说,他在迈阿密与朱共同运营过Minty Z餐厅,之后夫妇俩搬到洛杉矶。
他们共同的菜单里包含朱在湖南省成长时期的多个菜品,将认可的中餐菜肴如饺子、椒盐鸡翅、馄饨等用自制植物性蛋白质进行改良。
一些独特的菜单项包括“猴子包”,这是猴子面包与烧肉包的结合,由叉烧制作的面筋,淋上光亮的海鲜酱;还有深炸芝麻球,内含胡萝卜浸溶的麻糬以及黑芝麻酱。
餐厅相邻的茶室拥有独立入口,为顾客提供无酒精的社交空间。“在2025年,我们发现人们出于健康原因减少饮酒,但我们希望为我们的顾客做一些仍可以营造氛围的事情,”法尔科说。
客人们被鼓励在Men & Beasts的主要菜单旁享受丰富的茶道与小吃。
Jade Rabbit也在强调营造欢迎环境,设有充足的蒸食自助餐、便捷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我们希望确保价格亲民,从售价上看很容易接触到,”吴说道。他与妻子金·陆吴共同经营这家餐厅。“我们不是来自世代相传的财富,也不来源于特权。“我们希望有一家餐厅,让普通人可以体会到特别的用餐体验,尤其是在这个时刻。”
Jade Rabbit的餐品价格适中(12到20美元),并以便利性为基础,但吴在食材和创意上并不妥协。
快餐式的设置让人联想到在Panda Express就餐的经历,但这里的食物在更广泛的方式上推动了中美餐饮的定义。
餐厅的牛肉西兰花——一种典型的中美菜——受到了来自中国秘鲁的lomo saltado的影响。
一小捞牛肉、西兰花、西红柿、洋葱以及炸土豆,炒制在咸香的青鸟眼辣椒酱中。“这是对我们同胞在秘鲁的饮食文化的颂扬,一个在一碗中庆祝所有侨民文化的菜品。这有什么比这更美式的呢?”吴自豪地说。
Jade Rabbit的羽衣甘蓝沙拉在视觉上虽像是中东的tabbouleh,但尝起来明显具有中美的风味。
由羽衣甘蓝、卷心菜、青葱、藜麦和烤腰果精细切碎而成,使其适合勺子食用,再调入腰果酱。
菜单的细则提醒食客,这道沙拉虽然看似来自“加州地中海美食”,但像这样的菜肴展现了中美饮食如何不断演变。
迎合食客口味是中美餐饮传统的核心信念,灵活和适应是烹饪的根基——最初源于必需品,后来则是自愿选择。
洛杉矶新一波的餐厅通过拥抱变化,利用个人经历作为存在的理由,在这一古老的饮食方式上推动了惊人的方向。
“我看到其他厨师开设的餐厅以中国为灵感,或者受中美文化影响,这充分反映了我们作为亚裔美国人和华裔美国人的现状,”吴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看到我们自豪地接受自己的身份,承认并接受我们跨文化的身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图片源于: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