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尔尼公园的杰伊·普里兹克展览馆,格兰特公园交响乐团在一个美丽的夏季夜晚举办了又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此次演出由芬兰指挥家奥斯莫·范斯卡执棒,特邀小提琴演奏家保罗·黄呈现了马克斯·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
尽管天气潮湿,但温度适中,周围的环境相对安静,仅有几次刺耳的干扰。
奥斯莫·范斯卡曾担任明尼苏达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年,2019年他在该团指挥了亨利·多恩的《转折点》的世界首演,这是本场音乐会的第一首节目。作曲家在场,并分享了其母亲在生命最后一个月与癌症抗争的心路历程,讲述了这段经历如何帮助他走出悲伤。
在《转折点》中,范斯卡以音乐再现了作曲家母亲在医院期间所听到的种种声音,包括呼吸机的鸣响、滚动的医疗器械以及手指敲击电脑或平板的声音。他巧妙地通过乐器模仿这些声音,木管乐器和号角迅速交织,打击乐器的运用则为整个作品增添了紧张感。
在音乐进行到一半时,音乐逐渐转为宁静,钢琴独奏表达了医院的安静,而高音的颤音则从摇动的颤音琴上发出。号角发出低沉的悲哀旋律,随后弦乐八重奏接入,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悲伤,而号角和铜管乐器则为此悲痛进行了哀悼。音乐最后以一种几乎是胜利的调子结束,但依然透露出一丝惆怅。格兰特公园交响乐团对这些音响效果的捕捉令人称道,观众的热烈反响也完全是应得的。
演出进行到第二部分时,保罗·黄以坚毅的姿态走上舞台,开始演奏迷人的《苏格兰幻想曲》。乐曲以忧伤的铜管合唱作序,紧接着保罗·黄用温暖的音色和清晰的旋律划分展露了小提琴部分。随着乐团的加入,黄在转入慢板时展现了极具情感的演奏,双音及清晰的音阶表现进一步提升了他的表现力。
此曲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小提琴的旋律宣告了乐章的开始,木风和铜管乐器随之加入,打节拍的音符相互交织。黄的快速指法和拉弦技巧精准无误。
尽管《安静的徐缓乐章》应该是让黄抒发深情的机会,但因轻微的噪音分散了注意力,令音乐的美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一乐章则给了他充分展示的空间,特别是结尾的插奏。
面对观众热烈的掌声,黄再次献上了充满活力的 encore,弗里茨·克莱斯勒的《小步舞曲》,再次展现了其精湛的技术。
中场休息后,奥斯莫·范斯卡带领格兰特公园交响乐团演奏了我所熟悉的第一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F大调作品68,副标题为《田园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作品被认为有众多创新,首次通过贝多芬给它的名称《田园》来表达一部带有主题的交响乐作品,并将音乐与他对乡村的热爱进行结合。它甚至是第一部五乐章的交响曲,并为每个乐章赋予了描绘性的标题。
每次聆听这部作品都令人愉悦,尽管在少数几处木管声音稍显微弱,范斯卡的指挥风格却非常成功。他在控制节奏时,右手持指挥棒靠近身旁,左手则更多承担指挥的职责。在音乐高潮的部分,他的手臂高高举起,展现出明显的激情。
我倾向于关注某些细节来辨别优秀的演出。首先就是第一乐章的节奏,名为“抵达乡村时愉快感觉的觉醒”,范斯卡的速度快于我的喜好,但却仍然相当适合。他还遵循了贝多芬的重复段落。其次在小提琴的旋律处理上,表现出色。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中给予木管乐器许多重要的旋律部分。在第二乐章“溪边的风景”中,通过轻声的弦乐创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围,而木管和号角则轮流独奏。最著名的是在结尾处,贝多芬用长笛模仿夜莺,用双簧管模仿鹌鹑,用单簧管模仿杜鹃。在户外演出时,我总希望真的有鸟儿回应,但遗憾的是周三并没有。
第三乐章是欢快的舞蹈《乡村人欢聚一堂》,被史上最伟大的雷阵雨所打断。雷声通过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快速音符轻声响起,雷电通过快速的弦乐来表现。这一演出完全符合我的期待,令人愉悦。
今晚,克里斯托弗·贝尔将指挥格兰特公园交响乐团举办年度独立日庆典,此外还将有乔希·琼斯的玛林巴和伊玛拉·迈尔斯的女中音演出。演出将在杰伊·普里兹克展览馆举行,时间为晚上6:30。
图片源于:thirdcoast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