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来自Android Authority的报道, 高通正在研发一款新的可穿戴芯片,代号为“SW6100”,又被称为“Aspen”。
与该公司之前推出的可穿戴芯片不同,这款处理器并不基于任何现有的高通产品,这一消息为长时间停滞不前的Wear OS智能手表平台带来了希望。
自2022年推出Snapdragon W5/+ Gen 1以来, 高通似乎没有对其可穿戴平台投入更多关注,只有三星继续为智能设备开发新芯片。目前,谷歌的智能手表已经在同一高通平台上停滞了三年。关于基于RISC-V的SoC及下一代芯片的讨论曾盛行,但较少有具体细节披露。
不过,新的消息显示,高通在可穿戴平台方面正在取得进展。根据可靠的信息,SW6100可能会给下一代Wear OS可穿戴设备带来亟需的性能提升。
历史上,高通的可穿戴芯片并未受到与智能手机芯片同样的关注。
往往这些可穿戴芯片仅仅是在现有智能手机芯片上进行小幅修改,并且有些芯片在更新工艺节点的同时仍未真正独立开发布局。
例如,早期的可穿戴芯片参考设计使用的仍是未修改的智能手机芯片。虽然在传感器中心和无线连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但全定制设计并未成为高通的优先事项。至今,唯一完全自定义的部分是外部协处理器芯片,尽管这些芯片的设计过程相对简单,采用了大量现成的IP。
以Snapdragon W5+ Gen 1的QCC5100协处理器为例,它采用了Arm设计的Ethos ML核心、Cadence的HiFi 5 DSP以及Think Silicon的Nema|pico 2.5D GPU,虽然高通自身有能力设计这些功能模块并进行缩小化处理。
在可穿戴芯片的发展历程中,以下是高通过去推出的一些芯片及其基础模型:
– Wear 2100 | Wear 2500 | Wear 3100基于MSM8909w,配备4个Arm Cortex-A7核心,主频高达1.2 GHz,Adreno 304 GPU,2016年发布,采用28nm工艺。
– Wear 4100基于SDM429w,配置4个Arm Cortex-A53核心,主频可达2.0 GHz,Adreno 504 GPU,2020年发布,采用12nm工艺。
– W5 Gen 1 | W5+ Gen 1基于SW5100,4个Arm Cortex-A53核心,主频可达1.7 GHz,Adreno 702 GPU,2022年发布,采用4nm工艺。
– QCS2290(物联网芯片)基于QCS2290,同样配置4个Arm Cortex-A53核心,主频可达2.0 GHz, Adreno 702 GPU,2021年发布,采用11nm双重来源的工艺。
从上述信息来看,高通看来终于开始认真对待可穿戴设备市场。有关新芯片SW6100的信息显示它目前正在测试阶段,虽然该芯片的具体名称尚不确定,但预计可能是W5 Gen 2或W6 Gen 1。
我们了解到,SW6100基于台积电的工艺节点,具体节点信息尚不清楚,但无论如何,它应该在效率上进行改善,因为目前三星的工艺节点效率相对较低。
此外,该芯片的RAM控制器已经升级至支持LPDDR5X(而W5 Gen 1仅支持LPDDR4),这将给设备提供小幅但显著的电池续航提升。
虽然我们对QCC6100协处理器的信息仍不明确,但可以期待它能带来更好的性能。
SW6100的CPU核心配置为1个Arm Cortex-A78和4个Arm Cortex-A55,这对于之前的代际来说是一次重大升级。
从Cortex-A53核心(首次发布于2012年)过渡到全新的一组Cortex-A55以及一个额外的大核心Cortex-A78,预计将显著提升性能。令人惊讶的是,Qualcomm并不是唯一一家使用该配置的可穿戴芯片制造商,三星的Exynos W1000也采用了相同的配置。
尽管这些核心仍然相对陈旧,但较之前的代际确实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希望这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旨在实现更好的效率,而不是过多追求性能,毕竟对于手表来说,过高的性能需求可能不是必需的。
有趣的是,尽管高通曾与谷歌合作推进RISC-V可穿戴芯片的市场,但当前的泄露表明这个计划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实现。
SW6100的Cortex-A78核心也是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 因为市面上几乎没有可以授权的强大RISC-V核心,这将令人期待高通如何处理该技术。
目前尚不清楚这款新芯片的确切发布日期,但若进入生产,我们有可能在2026年看到它出现在Wear OS智能手表中。
图片源于:android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