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华盛顿与佐赫兰·曼达尼:城市政治的变革之声

四十多年前,哈罗德·华盛顿打破了芝加哥的政治机器,开启了权力的大门。

他当选为市长,发出了强烈信号,证明那些被边缘化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联合体和捍卫者。

作为资深活动家,我们是那些为芝加哥第一位黑人市长的选举而奋斗的一员。

我们挨家挨户敲门,登记选民,并与邻居们组织在一起,坚信市政厅属于人民。

我们不仅仅是见证了历史,更是参与了历史的创造。

四十二年后,我们在纽约市的佐赫兰·曼达尼身上听到了那种草根运动的回响,他开辟的道路让我们这些记得华盛顿激动人心的抗争的芝加哥人感到熟悉。

在1982年,我们居住在城市的白人西北区。

我们推动孩子们推着装满竞选材料的婴儿车,挨家挨户和邻居们交谈。

一位女士问:“你们不害怕吗?一旦‘他们’当选,谁来收垃圾?”

其他人则表达了对犯罪或房产价值的担忧。

一些人则震惊于我们能够支持一位黑人市长。有些则重重地关上了门。

我们努力缓解那些由选区老板传播的警告,称如果华盛顿当选,白人社区将成为“种族战争”的目标。

草根组织的努力帮助中和了这些恐惧。

华盛顿的支持基础是芝加哥的黑人社区。

一项历史性的努力登记了超过20万新选民,黑人居民以创纪录的数量投票、捐款并欢庆胜利。

同样,曼达尼也进行了积极的选民登记工作,在上个月的民主党市长初选中获得了显著优势。

华盛顿和曼达尼虽然在地理和文化上截然不同。

哈罗德出生在芝加哥南区,是一位二战老兵,并在61岁时当选市长。

曼达尼则是33岁,出生于乌干达,父母是南亚移民,现在生活在皇后区,是纽约州议会的一员。

当华盛顿在1983年赢得芝加哥初选时,城市的民主党机器并没有支持他——反而进行了反抗。

这个机器支持了一位共和党对手伯纳德·埃普顿,以种族主义口号“在为时已晚之前”为标语。

在华盛顿赢得民主党初选后,机器采纳了其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口号:“任何人都可以,除了哈罗德。”

机器不仅害怕华盛顿,还害怕将他推向胜利的多族裔联盟。

华盛顿在普选中击败了埃普顿。

今天,这一模式重演。

和华盛顿一样,曼达尼正面临来自建立派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一系列协调攻击。

一些党内运作人士称他“太极端”。

唐纳德·特朗普已呼吁曼达尼的驱逐。

恐惧政治没有改变——它只是变得更加数字化。

曼达尼的胜利表明,这些绝望的攻击并未使纽约人退缩,就像它们没有阻止华盛顿的联盟。

华盛顿和曼达尼都敢于直言不讳:关于系统性种族主义、经济剥削和国际人权的问题。

华盛顿在南非反 apartheid 斗争等问题上直言不讳。他创建了关于拉丁裔、犹太人和 LGBTQ 事务的委员会,并在违抗里根政府的情况下实施了芝加哥首个庇护城市政策。

曼达尼则保持了他对于全球正义的毫不妥协,包 括对巴勒斯坦解放的支持。

在这两种情况下,旧势力的反应都是恐慌——原因不在于这些候选人危险,而在于他们有效。

曼达尼的胜利是在党内领导的强烈反对下取得的。选民以创纪录的数量支持了他。

华盛顿这位杰出的知识分子深刻理解了他所处时代的现实政治,他曾著名地提醒朋友和对手:“政治不是豆袋游戏。”

他卓有成效的策略是建立一个运动,而不仅仅是一个选举活动。

这意味着不仅要深入黑人教堂和理发店,还要走进更不友好的环境,以解决种族划分社区中的担忧和偏见。

华盛顿的魅力、温暖和幽默,加之以社区为中心的平台,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

曼达尼的竞选活动则体现了纽约市作为全球经济中心的流动、年轻和多元化人口特征。

他不怕走遍城市各个社区,与不同族裔群体交谈,这也取得了回报。

与华盛顿一样,曼达尼拒绝屈服于现状的卫道士。他的竞选纲领——包括公共住房、免票公交、30美元的最低工资和社区商店——划出了熟悉的战斗底线。

他的崛起已经动摇了华尔街、政治精英和媒体守门人,就像华盛顿当年一样。

问题不是曼达尼是否能够继承哈罗德·华盛顿的遗产。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在城市和运动中与他并肩,捍卫自由和平等。

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图片源于:chic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