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与北约秘书长马尔克·吕特会晤时宣布,美国与北约及欧洲盟友达成一项重要军火协议,涉及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拦截导弹。
此次军援将由北约成员国出资购买美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并迅速转运到乌克兰前线。
特朗普总统同时向俄罗斯发出警告,若克里姆林宫未能在50天内就乌克兰战争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实施高达100%的严厉关税。
此次公告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俄乌冲突立场的重大转变。
此前,特朗普对克里姆林宫态度更为模糊甚至持质疑态度,但现在他公开批评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对和平谈判不认真,并明确表示将通过经济制裁施加压力。
“我们非常不满意,如果50天内无法达成协议,我们将施加严厉的关税,关税幅度约为100%。
“特朗普在白宫会议中说道,强调这类”二级关税”将针对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其他国家,以孤立莫斯科。
关于军援具体内容,特朗普称一 unnamed国拥有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准备立即交付,且“一揽子协议”已确认,欧洲盟国将购置这些由美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并转运至乌克兰。
他补充说:“这其中包括完整的系统,所有相关的电池和发射装置。
”目前乌克兰已拥有大约六套正常运行的爱国者防空电池,这些系统能有效拦截俄罗斯快速飞行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官员们对此具体数字仍存疑,乌克兰军事情报副局长瓦季姆·斯基比茨基少将表示:“我们不确定美国总统指的是导弹、发射装置还是整套电池。
十七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如果指的是整套电池;如果是发射装置,可能更为合理。
”
德国已承诺提供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荷兰则会提供第三套,共计18个发射装置,这与特朗普口中的17套相近。
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和美国国防部长佩特·赫格斯特时也曾就爱国者系统进行会谈,德国表示将增加防务投入以支持欧洲防御。
北约秘书长马尔克·吕特透露,芬兰、加拿大、挪威、瑞典、英国以及丹麦均计划购买美国武器支援乌克兰,强调”速度至关重要”,并希望通过此次行动迫使普京认真寻求和平。
乌克兰总统沃洛基米尔·泽连斯基对此表示感谢,他在社交媒体上称:“感谢特朗普总统支持保护我们人民生命的决心。
”他透露已与特朗普及吕特多次沟通,表示将共同协调行动应对俄罗斯的持续攻击。
与特朗普通话中,也讨论了加强空防和联合采购事宜。
另外,关于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战斧”巡航导弹的问题,斯基比茨基确认7月初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确实曾商议该话题,讨论内容涉及是否能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深处目标,包括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但最终未达成协议。
战斧导弹射程可达1600公里以上,具有高精度和低空飞行能力,携带常规或核弹头,若真提供,将意味着乌克兰能直接打击俄罗斯核心区域,势必激怒克里姆林宫。
特朗普总统多次表达对普京口头承诺与实际行动不符的失望。
他曾坦言:“我结束通话后,对夫人说我们谈得很好,结果晚上就炸了城市。
必须停止这种局面。
”他指责俄方在谈判中言过其实,实则加大对乌克兰的轰炸。
尽管如此,乌克兰内部对特朗普此番表态既感欣慰也存疑。
部分官员认为这标志着美乌关系明显改善,并称“积极信号”,尤其是在防空系统援助方面取得进展;同时也有声音担忧接下来50天内俄罗斯可能加大攻势,直言武器援助和制裁威胁尚不足以立即扭转战局。
在欧洲方面,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高度评价此次美国的新武器包,但强调欧盟及美国应共同承担支持乌克兰的责任。
她指出:“如果美国承诺武器却让他国买单,这种援助的意义不大。
”她表示,欧盟将继续推动制裁措施,以切断俄罗斯战争资金来源。
此次欧盟外长会议因斯洛伐克提出延期审议新一轮俄罗斯制裁方案而未能达成一致,卡拉斯期待各方达成妥协尽快批准。
斯洛伐克对禁止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时间表存在异议,并与制裁计划挂钩,引发欧盟内部分歧。
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则明确表示,不参加美国倡议下欧洲盟友购买对乌武器的计划,将专注于其他支持乌克兰的项目,比如筹集大口径弹药的国际行动。
尽管特朗普宣布的关税威胁遭到俄罗斯官方和亲俄舆论的普遍轻视,称之为“虚张声势”,且认为总统有可能改变立场,但也有人认为这释放出美国对俄态度实质转变的重要信号。
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表示愿与美国继续对话,但不会屈服于任何最后通牒。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批评此举是美军工复合体的炒作,认为欧洲将为此买单。
经济层面,因次级制裁尚未正式实施,俄罗斯资本市场反而短暂反弹。
分析人士指出,若对俄能源出口实施严厉制裁,天然气价格或将大幅上涨,国际油价因OPEC潜在增产空间余裕影响较小。
此举可能导致俄罗斯财政收入锐减,出现债务风险及广泛财政紧缩压力。
美国驻北约大使马修·惠特克强调,将优先满足欧洲为乌克兰采购的武器订单,称美国制造的武器系统在全球独领风骚。
安放在欧洲盟国的武器装备将按计划优先供应乌克兰。
在本次合作框架下,以北约为协调中心,将保障武器高效流转和战场快速部署。
在国内,美国部分特朗普的支持者及极右翼群体对持续支持乌克兰持批评态度。
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公开指责总统的这一计划违背“不卷入海外战争”的竞选承诺。
他们认为这场冲突是欧洲的战争,美国不应承担财务和军事责任,特别是普通纳税人可能会为此买单。
此外,美国与欧盟的贸易摩擦仍存,欧盟准备对价值72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应对特朗普政府早前实施的“解放日”关税。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大量待运至美国的新车积压即为影响的例证。
欧盟监察专员呼吁欧盟委员会解释快速放松可持续发展法规的原因,强调应为中小企业提供合理竞争环境。
乌克兰政府内部同样经历调整。
总理丹尼斯·什米加尔宣布辞职,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德年科接任,显示乌克兰在极端战争压力下进行政治结构重组。
综上所述,特朗普总统在白宫会晤北约秘书长期间公布的军火供应协议,以及对俄施压的50天期限,将在国际格局中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细节尚未完全披露,但这种美国与欧洲盟友联手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模式,标志着西方对俄策略的深化转向。
然而,协议的实际执行情况及其是否足以改变战争进程,还需持续观察。
乌克兰对先进军事装备的需求巨大,尤其是高性能防空系统和远程精准打击武器,未来数周内的局势走向将牵动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