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自由式国际象棋大奖赛的第四站即将在拉斯维加斯的Pavillon Chesnaie du Roy举行,时间为7月16日至20日。此次赛程继承了前几站的竞争魅力,早前赛事分别在魏森豪斯、巴黎和卡尔斯鲁厄举办。虽然卡尔斯鲁厄站是一个开放的比赛,吸引了近300名选手参加,但拉斯维加斯赛事则回归了邀请赛的形式,参赛阵容扩展至16名选手,这也是本系列赛事中最大规模的封闭赛事之一。
此次比赛的阵容非常强大,美国棋手表现尤为突出,八位在美国排名前九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将同场竞技。令人瞩目的选手包括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棋手——小野辉和法比亚诺·卡鲁阿纳,他们将为东道主争光。此外,韦斯利·索、列万·阿罗尼扬、莱恩尼尔·多明戈斯、汉斯·尼曼、瑞·罗布森和萨姆·塞维安等强手也将参赛。
国际棋坛的新星们也将参与其中,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格努斯·卡尔森无疑是众星璀璨的焦点。印度代表队包括阿尔俊·埃里加西、普拉格南南达·拉梅什巴布和维迪特·古尔贾提,而来自德国的奇才文森特·凯默、乌兹别克的天才诺迪尔别克·阿布杜萨托罗夫和贾沃基尔·辛达罗夫,以及21岁便获得特级大师头衔的哈萨克棋手比比萨拉·阿萨乌巴耶娃也将在此聚首。
伊朗特级大师帕哈姆·马赫苏德鲁因签证问题未能如约参赛,其名额由瑞·罗布森替补。类似地,国际棋坛知名棋手伊恩·涅波姆尼亚齐因家庭原因不得不退出,最终由萨姆·塞维安接替他的参赛资格。
比赛的结构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小组赛和淘汰赛。小组赛将进行两组双循环赛,每组由8名选手组成,分别为白组和黑组。比赛时间控制为每局10分钟外加每走一步10秒的增量。
在小组赛中,如果出现并列情况,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决胜:
1. 交手结果
2. 胜利局数
3. 索恩伯格得分
每组前四名将晋级上半区的淘汰赛(名次1-8),而每组的后四名将进入下半区(名次9-16)。在淘汰赛阶段,采用双败淘汰制决定最终排名,遭遇首轮失利的选手仍可继续比赛。
上半区四分之一决赛的对阵规则如下:
– 白组第一名可以从黑组第三第四名中选择一名选手进行四分之一决赛(比赛A)。
– 黑组第一名也可以进行相同选择(比赛B)。
– 白组第二名将对阵黑组剩余的第三或第四名(比赛C)。
– 黑组第二名将对阵白组剩余的第三或第四名(比赛D)。
在下半区四分之一决赛中,
– 每组第五名选择一名对手,来自对手组的第七或第八名选手(比赛E和F)。
– 第六名选手将对阵剩余的第七或第八名选手(比赛G和H)。
比赛中失败的选手将被淘汰,并将共享第13名的名次。他们将需要通过评论或内容创作为赛事做出贡献,若未能履行将减半奖金。
上半区的半决赛将有四名四分之一决赛的胜者晋级,
配对规则为:比赛A的胜者对阵比赛D的胜者(比赛SFA),而比赛B的胜者将对阵比赛C的胜者(比赛SFB)。
在中间的RED赛段,上半区四分之一决赛的失败者和下半区的四分之一决赛胜者进行交锋。
前三名上半区的失败者(按起始名单顺序)将选择四名下半区胜者中的对手,剩下两名选手组队进行最后一场比赛。
下一轮淘汰的选手排名9-12位,他们同样需要为赛事提供内容创作。
绿色中间赛阶段中,RED赛段的四名胜者将进行对战,成对名额由抽签决定。
下半区半决赛则包括比赛A和B的失败者与绿色阶段的胜者对阵。
配对为:比赛A的失败者对阵绿色阶段的胜者SF2B,比赛B的失败者对阵绿色阶段的胜者SF2A。
决赛阶段包括:
– 大决赛(决赛1):上半区半决赛的胜者争夺冠军和亚军。
– 决赛2:下半区半决赛的胜者争夺第三、四名。
– 决赛3:下半区半决赛的失败者争夺第五、六名。
– 决赛4:绿色阶段的失败者争夺七、八名。
每场比赛大多数淘汰赛的标准时间控制为30分钟外加30秒,而第4天的比赛及决赛3和4则采用10分钟及10秒的时间控制。
每场比赛由两局组成,每位选手分别有一局白棋和黑棋。棋子分配将依据小组赛排名和轮换规则,若需决胜,则将由排名或字母顺序决定。
如若两局标准赛后战平,将进行快速赛(10+10),接着是闪电战(5+2)。若仍旧平局,将进行秘密投标的决胜局。参与者便会在4:59以内投标时间,出价较低的选手执黑棋并仅需和棋,白棋需获胜。
在第60步后则加1秒的增量。
图片源于: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