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三排 Model Y L 即将在中国上市 面临激烈竞争

特斯拉最新的三排 Model Y L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在中国市场推出。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已有众多三排电动车(EV)和增程式电动车(EREV)竞品,以与特斯拉 Model Y 的定价相近。

虽然尚不清楚这款 Model Y 是否会进入中国以外的市场,但特斯拉在中国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考虑到特斯拉的低投入、低能量的车型策略,品牌在未来的增长似乎面临困境。

全球市场正在逐渐追赶特斯拉,不少中国品牌在多个方面已经超过了特斯拉。

如果特斯拉不对其产品线进行严肃的投资与创新,我认为它在全球销售排行榜上的主导地位难以维持。

以三排 Model Y,即 Model Y L 为例,这款车将会进军一个日益拥挤的中国三排“新能源”跨界车市场。

在过去两周内,几家大型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推出了针对家庭用户需求的三排跨界车,这些车将直接与 Model Y L 进行竞争。

以下是几款可能会在销售上对 Model Y 造成威胁的竞争车型。

首先,李汽车的 i8

这款外形独特的交叉车型对李汽车至关重要。

李汽车在中国销售排行榜上表现突出,凭借其系列增程式跨界车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对全电动六座跨界车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与其在现有车型上仅增加电池,李汽车选择了全新的设计。

我认为,i8 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第三排的腿部空间。

旧款 Model Y 的第三排极为局促,适合身高不到五英尺的儿童或成人。

尽管新款中国 Model Y L 由于增大了长度和轴距在空间上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我认为它难以超过 i8。

李汽车表示,i8 的第三排腿部空间为 34.4 英寸(约 875 毫米),这比起现代起亚 EV9 的第三排多出了约 2.5 英寸。

如我们所知,这款车的价格尚未发布,但我预计其售价会低于 i8。

李汽车刚刚公布了预售价格,售价在中国标准下也不算便宜,约为 48,750 美元。

不过,i8 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动力方面也颇具优势,双电机系统最高可输出 536 马力。

电池方面,选择有 90.1kWh 或 97.8kWh,单次充电最长续航可达 447 英里。

接下来是 Onvo L90

这款由蔚来推出的 Onvo L60,旨在以较低的价格与 Model Y 一较高下。

尽管我亲身体验过 Onvo L60,认为其表现还不错,但与特斯拉相比缺乏亮点,因此在中国的销售表现稍显平平。

但 Onvo L90 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

这款超大型三排车型,尺寸和本田飞行员相当,价格约为 39,000 美元,低于一些五座款的中国造 Model Y。

预计 L90 也会低于三排版 Model Y 的售价。

像蔚来、Onvo 和火狐等品牌的车型,L90 具备三分钟电池更换的能力。

在上市不久后,L90 将加入品牌的电池租赁(BAAS)计划,这将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

通过每月租赁电池,L90 的售价将下降到仅约 27,000 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非常有吸引力的前行李厢也颇为引人注目。

第三款是比亚迪的唐 L

这款以唐代命名的中型旗舰三排跨界车在最新版本中表现出色。

比亚迪唐最初是一款性能平平的车型,但现在已经成为 EV 充电领域的技术先锋。

它和其轿车姐妹车型汉 L 能够做到兆瓦级充电,声称在五分钟内充电达到 80% 的电量。

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个说法,效果确实名不虚传。

本刊主编帕特里克·乔治在上海车展后的几天内实际驾驶过唐 L,表示“这款车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内饰优雅,还能在三秒钟内加速至 60 英里每小时,中间配置和表现都非常出色。”

在中国市场上,这款车的售价约为 33,500 美元。

接下来是 Lynk & Co 900

由于技术原因,Lynk & Co 900 实际上是一款插电混合动力车(PHEV),然而它却在豪华车领域受到了高度评价。

我和帕特里克·乔治都有亲自体验过这款车,认为它的表现远超我们的预期。

这款大空间的三排交叉车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款极其舒适的车型。

尽管它在引擎下依然采用的是内燃机,但其配备的 44.9 kWh 至 52.4 kWh 的电池选项,在日常使用上也提供了非比寻常的续航。

让人惊喜的是,Lynk & Co 900 的基础价格大约在 43,000 美元,堪称与五人座 Model Y 的价格相当。

但这款车的舒适性和空间表现却远超特斯拉。

最后是 Aito M8

作为大热门的 EREV SUV,Aito 品牌的销量一直稳步上升。

尽管我对它的质量评价还有待观察,但其良好的软件系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今年,Aito 发布了 M8 EREV 跨界车,该车的六座 SUV 在一次预售中创下了 140,000 辆的预订单。

今年,该品牌决定推出 M8 的全电动版本,截至目前尚未公布续航、动力和电池等详细规格信息,但如果它的表现和增程版本相似,Aito 预计将会迎来又一重磅销售。

总结

上述五款车型仅是我想到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许多三排跨界车将在中国市场与新的 Model Y L 竞争。

例如,小米也在计划推出一款更为大型的三排跨界车,目标在于吸引对 YU7 或 SU7 车型不太满意的消费者。

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任何品牌若想在这里竞争,仅靠少量的车型调整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特斯拉无法提供更多的创新和价值,它在中国的未来将堪忧。

图片源于:insidee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