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措施影响美企 迈克伦、英特尔和特斯拉遭遇波及

图片源于:https://www.digitimes.com/news/a20241018PD208/intel-security-tesla-micron-pc.html

中国将目光瞄准了美国PC巨头英特尔,声称通过第三方网络安全协会指出,英特尔的CPU后门含有安全漏洞,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风险。这一说法在中国媒体中广泛传播。

在相关事件中,国家安全机构暗示某家未具名公司正与外国实体进行非法的勘测和制图活动。

在中国,国家安全是不可谈判的红线。最近通过各种机构或私人行业协会作为代理人的行动,尤其是在美国大选前如此敏感的时刻,向所有政党的候选人发出了强烈信号——一个明确的警告。

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机构对迈克伦展开了审查,继之前的一些事件之后。经过这一调查,迈克伦首席执行官山杰·梅赫罗特拉及其高管们采取了缓和的态度,频繁访问中国,以游说获取优惠政策。

在政治局势变化的背景下,本地公司如长鑫存储技术和云智存储技术抓住机会,推动国内替代策略。这传递出清晰的信息,即使是美国的大型企业也可以在中国“被牺牲”并轻易被替代。

中国网络安全协会对英特尔的近期关注向美国发出了一个信号:如果继续对中国半导体施加制裁并对电动车征收100%关税,中国可以以“缠绕蛇”的策略进行报复,实际上封堵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双方是否会继续走上这条道路仍有待观察。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多家本土CPU制造商,如龙芯、兆芯、飞腾和海光,显著缩小了与英特尔之间的代差。在国有机构和公共招标市场中,国产CPU的市场份额现在超过一半。即使是主板和系统制造商对这些本地CPU制造商的尊重度也有所提升。

龙芯在对MIPS持证者的侵权诉讼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突显了本土企业在各种保护政策下的信心。

此外,以华为为首的科技巨头们已经展示了他们在开发专有软件操作系统方面的能力。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乃至即将进入PC领域,他们正全面过渡到本土的HarmonyOS,完全脱离Android和微软的操作系统。

自2018年美国与中国的科技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已从被动转变为一种强势立场,经过近六年的自我发展,逐步拆除了美国所筑起的屏障。

有趣的是,特斯拉可能已被列入“观察名单”,成为下一个目标。国家安全机构尚未明确提及特斯拉,使用了“海外公司A”和“国内公司B”等术语暗示特斯拉。特斯拉中国迅速做出回应,强调特斯拉完全遵守相关法规。

在某种意义上,国家安全就像悬在公司头上的剑。如果不被明确提名,或许在未来的讨论中仍有一些讨价还价的空间,具体要看相关方在未来讨论中展现多少“诚意”。

这些行动背后的原因总是潜在的。这种情况也可能与最近美国对使用中国软件的连接车辆的禁令有关。同时,为了使特斯拉的自动驾驶(FSD)在中国顺利运行,数据采集、制图和搜索必须符合当地法规,这需要与百度地图等正式认可的实体进行合作。

当讨论“国家安全”时,关于ASML设备的敏感信息和数据也应被考虑在内。由于美国技术嵌入在ASML的先进机器中,这一直是美国出口禁令的主要理由。然而,中国仍对无法进口高端EUV机器进行高声抗议,这似乎与其专注于国家安全相矛盾。这 raises the question: 他们难道不担心通过这些机器泄露自己晶圆厂的核心信息吗?

无论是美国、荷兰还是日本的公司,在华经营的确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因为商业逻辑似乎已让位于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