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领导人年初两场重要讲话展现不同国策前景

图片源于:https://apnews.com/article/china-united-states-trump-speech-5abca205ade13f0fb72119fa733503cc

北京时间(AP)- 本周,全球两位最有权力的领导人分别在地球的两端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时间仅相隔一小时。这两场演讲共同展现了21世纪强国在实现各自国家抱负方面截然不同的方法。

对于中国来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宣布了团结的号召,呼吁通过创新和‘开放’——一个中国政治上的老生常谈——来克服障碍,最终实现国家的复兴。这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发出的号召,近3000名来自14亿人口国家的代表在场。

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式上发言,场地依次展出了前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肖像。在距离他演讲时间约一个小时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对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发表演说,承诺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应对通货膨胀,重申“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这个口号在美国同样引起了共鸣。

从演讲环境到表达风格,两场演讲有着天壤之别,却又在时代的共鸣中探寻伟大。当前,作为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美国与其最大的挑战者中国在利益上越来越对立。

各国领导人的道路将进一步塑造两国的未来,以及整个世界的前景。

分裂的民主与集中的威权

李克强的讲话是一次在忠诚听众前的正式演讲。他在人民大会堂的宏伟舞台上进行了55分钟的发言,内容为对去年的政府表现以及2025年计划的简洁总结。

身后坐着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成百上千的代表们在适当的时候热情鼓掌。

特朗普的演讲时长约为一个小时40分钟,在布满国家纪念碑的东部长廊的国会大厦举行。与会的副总统和共和党众议院议长坐在他身后,特朗普向一个分裂的国会宣讲,反映出一个分裂的国家。

共和党人在其中时而热情鼓掌,民主党人则大多默默坐着,有时甚至因抗议而发声。其中,德克萨斯州众议员阿尔·格林因早期打断总统而被逐出会场。

这种未事先排练的场面以及其背后所显露的强烈情感在中国则很少见。中国是一个一党制国家,共产党在公共场合上不容忍异议,力求呈现出一种团结的面貌。在讲话中,李克强调赞团结,他呼吁全体人民“更紧密围绕”在习近平的领导周围。

在华盛顿,特朗普感慨道,“没有任何我能说的话能让民主党人快乐,或让他们站起来、微笑或鼓掌。”他还称他的民主党前任乔·拜登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

关税对抗全球化

特朗普面带喜色地谈到经济,向美国政界展现了一种振奋人心的鸡血态度。他承诺采取措施,包括降低能源成本,以应对通货膨胀这一很多美国人所面临的痛点。他承诺对进口商品加收关税,声称这将有助于美国工业的复兴,尽管这一举动却威胁到全球贸易秩序,并可能对中国及其依赖出口的经济造成冲击。

“工厂正在遍地开花,交易像从未见过的那样不断达成。这是选举胜利和关税共同带来的效果,‘关税’这个词是不是听上去很美好?”特朗普如是说。

中国则更加担心通缩而非通货膨胀。然而,李克强承认经济面临的其他挑战,主要包括房地产价格下滑和消费支出低迷。他重申了北京“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承诺。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坚定信心,保持改革开放。”李克强说。“我们将继续扩展全球导向高标准自贸区的网络。”

在一段无疑针对美国的讲话中,他警告说,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外部环境可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中国产生更大影响。

退出气候协定与绿色转型

特朗普在演讲中还大言不惭地提到他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举动,并以“钻井,宝贝,钻井”来形容他的能源政策。他夸耀终结了前一届政府所施加的环境限制,并(错得离谱地)声称自己终止了电动车的强制要求,表示这样做是“拯救了我们的汽车工人和公司免于经济毁灭”。

相反,北京则在押注绿色经济的发展上。李克强表示,加速推进“绿色转型”优先发展将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产业,李克强重申习近平的早期承诺,称中国将“积极、审慎”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

李克强调创新以及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人工智能。此举令许多美国政策制定者忧虑,可能对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构成挑战,并影响到两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竞争。

特朗普在讲话中未提及科技问题,只提到科技将帮助在美国上空建设“金色穹顶”导弹防御盾。他明确表示,作为最高统帅的重点是“建设未来最强大的军事”。他表示的一项举措是恢复美国造船工业。李克的报告仅简要提及国防,而他则表示中国将“加快新战斗能力的发展”。

MAGA与中国的“复兴”

两国面临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期待再次迎接伟大。

作为一度崛起并主导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初的美国,其经济和军事实力至今仍是一种全球实力。随着中国的崛起,双方的利益在贸易、科技和遥远太平洋岛屿上不断发生碰撞。

如今,通过中国对内部媒体的控制,中国正夸大美国的分裂和暴力犯罪。传达给人民的信息是:它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比民主的混乱更好的选择。

特朗普则展示了另一种视角。他在讲话开头的表述与他在1月总统宣誓就职演说时的开场相似:强调“美国的势头已经回归”。

“我们的精神回归了。我们的自豪感回来了。我们的信心回来了。美国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特朗普说,“我们的国家正在迎来复兴的边缘。”

习近平则创造了被称为“中国梦”的理念,期望国家复兴,或重归过去几世纪的辉煌。

中国并不一定希望成为类似于美国的国际领导者,但它希望被视为对等的存在。具体而言,中国希望在一个长期由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规则制定发言权。

特朗普似乎更倾向于将美国从全球规则中解放出来。除了巴黎协议之外,他还将美国排除在其他全球组织之外,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演讲中将其归结为自己的成就。

在演讲的最后,李克强向代表们表示,中国在推进现代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新进展”——这一表述呼应了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理念。

李克强在总结他的报告时,呼吁如往常所一样:“建设伟大国家,实现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