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首次超越化石燃料

图片源于:https://insideclimatenews.org/news/26052025/china-belt-and-road-initiative-wind-solar-investments/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海外投资首次超过化石燃料,这是自2000年代初期北京开始支持外国电力项目以来的第一次。

这一转变对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等方面产生了国际影响,凸显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支持该技术的关键矿物和金属供应链中的日益主导地位。

历史上,中国国家支持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前身项目主要以煤电厂为主。

然而,根据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的一项新分析,从2022年到2023年,中国68%的海外电力投资流向太阳能和风能项目。

而在2000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的海外电力投资中,只有13%用于太阳能和风能。

中国支持的海外投资项目已向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

中国在海外风能和太阳能投资方面,主要聚焦于亚洲和美洲国家,流向非洲国家的投资仅占4%。

该分析表示,中国遵守了2021年承诺,不再为新的海外煤电厂融资,尽管没有迹象表明截至2021年的煤电投资会被放弃。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投资“仍在上线,将在未来数十年中排放二氧化碳”。

如果这些计划中的煤电厂建成,它们每年的碳排放量将大致相当于奥地利这个国家的排放量。

尽管如此,中国在海外投资中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仍受限于外资直接投资总体下降,自2016年达到峰值以来,已显著减少。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转变并不代表可再生能源的显著增加,因为融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在2022年至2023年之间,仅有3吉瓦的太阳能和风能容量获得资金。

相比之下,中国2013年至2019年的海外电力投资年均容积为16吉瓦。

虽然煤电在早期投资中占主导地位,水电和天然气项目则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此分析基于全球发展政策中心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跟踪中国通过发展金融机构及其他政府引导渠道向中国以外的全球电厂提供的国家资金。

它未考虑中国私人海外投资或所谓的“俘获煤项目”,这些项目并不与电网连接,因为它们是专门为工业项目如矿山或钢铁厂供电而建。

在国内,中国仍然在煤电开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根据全球能源监测组织的数据,去年中国启动了94吉瓦煤电项目的建设,而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为7.4吉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宣布了“一带一路”倡议。

该计划是中国自2000年代初推出的“走出去”政策的继续,近年来又被称为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

虽然这些项目为北京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但因环境和人权问题受到激烈批评,这些问题与中国企业融资和建设的港口、矿山、铁路和公路等项目密切相关。

环境保护主义者也批评中国,认为作为全球当前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资助数十个煤电厂,实际上使这些国家锁定了数十年碳密集的能源形式。

根据波士顿大学的分析,2023年,海外的中国资助电厂释放的碳污染量与马来西亚的排放量大致相同。

北京及其盟友辩称,这些投资为全球最贫困的人口带来了能源获取和经济增长,而这些人对全球变暖几乎没有贡献。

尽管如此,这些批评促使习近平在2021年承诺停止为新的海外煤电厂融资。

波士顿大学的新分析指出,在国家资助项目的背景下,北京迄今为止遵守了这一承诺。

一些分析师表示,中国向低碳海外投资的转变是战略性的。

随着国内经济放缓和太阳能、风电技术过剩,北京正在寻求海外新市场来吸纳其可再生能源出口。

“他们需要出口,别无选择,”投资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说道。

“这基本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Morro将中国海外投资总体支出的下降归因于国内经济疲软。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后,中国面临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率高企和地方政府债务高负担等问题。

尽管如此,Morro指出,有迹象表明北京可能会增加其海外风能和太阳能投资。

他提到了中国在2024年期间于中国-非洲论坛上承诺的510亿美元,以支持非洲发展,并在未来三年内建设30个低碳能源项目。

虽然中国国家金融机构近年来减少了海外支出,但中国政府发布的数据表明,私人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在此方面弥补了损失,去年投资和建设合同创下新纪录。

这笔花费的趋势也开始逐向可再生能源,并且似乎基本遵循了习近平的无煤承诺。

中国试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树立全球领导地位,习近平最近在联合国会议上对其他世界领导者表示,中国已建设了“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最完整的新型能源工业链。”

他呼吁其他政府支持“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气候变化和外交政策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自2025年重新执政以来,特朗普下令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强调新的化石燃料生产,且大幅削减美国的对外援助。

然而,特朗普政府通过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进行美国海外关键矿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该机构于2019年在特朗普政府首次成立时创建,受到两党支持,合并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等多个政府机构,并被广泛视为美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