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对美国出口下降35%,面临经济压力

根据新的海关数据,中国5月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了35%,这一情况加剧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压力。在此期间,中国与华盛顿的新一轮贸易谈判正于周一在伦敦进行。

据了解,中国的整体出口在5月同比增长了4.8%,但较4月8.1%的增幅有所放缓。

进口方面,同比下降3.4%,导致贸易顺差达到1032亿美元。

5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28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440亿美元。从美国的进口额也有所减少,降至108亿美元。

尽管对美出口大幅下滑,但中国对东南亚和欧盟的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同比增幅分别为14.8%和12%。

此外,对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显著提高,而对德国的出口则增长超过12%。

ING经济学家的林恩·宋在评论中指出:“对其他经济体出口的加速增长,帮助中国的出口在贸易战中保持相对强劲。”

由于许多企业在年初急于下单,以尝试赶在新关税生效之前进行采购,因此一旦新关税生效,货物运输便迅速减缓。

资本经济公司的黄子纯在一份报告中表示,6月出口可能会有所反弹,因为中国和美国在升级的贸易战中暂停了大部分关税,为期90天。

“但考虑到关税可能仍然处于高位,同时中国制造商面临着持续快速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的更广泛限制,我们认为出口增长在年底之前会进一步放缓。”

尽管关税缓和,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双方在先进半导体、对许多产业至关重要的“稀土”以及中国学生在美大学签证等问题上相互指责。

周一在伦敦即将进行的谈判正是在特朗普总统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周通话后展开的。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通话是否会在本周的谈判中产生实质性进展。

特朗普在星期五的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习近平已经同意恢复向美国出口受到限制的稀土矿物和磁铁,这对依赖这些关键材料的多家美国制造商造成威胁。

但中国尚未对此作出立即确认。周一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1到5月间,中国稀土的出口金额同比大幅下降近21%。在数量上,这些出口则小幅增加了2.3%。

在其他产品和商品的出口中,如鞋类、陶瓷和手机,趋势同样明显,需求放缓导致价格下跌。

此外,周一发布的其他数据突显了中国经济因出口放缓而面临的压力。

由于许多企业需要进口组装全球所需商品的组件和材料,进口数据表现疲软。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市场亦遭遇困境。政府报告显示,5月消费者价格下降了0.1%,显示出需求疲软。

经济学家表示,持续的通货紧缩部分反映了食品价格下跌。

生产者价格的通货紧缩情况更为严重,5月同比下降3.3%,这是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相比4月下降了2.7%。

图片源于:https://apnews.com/article/china-trade-exports-trump-tariffs-a6f55570462e4ffce106698ef23ac7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