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哥伦比亚做出了两项重要的外交政策决策,旨在加大与中国的接触。
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上月访问北京,参加中国-拉美及加勒比国家论坛,同时宣布哥伦比亚已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该国的标志性发展计划。
几天后,佩特罗政府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在6月19日获得接受。
与其他南美国家相比,哥伦比亚向中国的转向相对较新,反映出一种对外政策的反应性。
巴西与北京之间长期且日益加深的合作将在7月6日至7日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得到充分展示。
智利在二十年前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体现了前瞻性贸易外交的好处。
哥伦比亚对中国的接触并不是出于实际的规划,而是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关税率达到自斯摩特-霍利时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最终促使哥伦比亚与中国的关系更为紧密,尽管华盛顿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
尽管这一会员资格不带来直接的法律义务,但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声明,而美国正在推行“美国优先”的议程,旨在减少其贸易赤字。
这一决定的时机几乎令人感到失望,并突显了哥伦比亚在外交事务中的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如我四年前在这篇文章中所述,哥伦比亚没有主动制定综合战略来与多个贸易伙伴接触并多元化出口目的地,而是采取了一种反应性的方式来应对国际动态的变化。
然而,当前和未来的行政机构仍可以寻找途径,在扩大贸易的同时处理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
对于美国关系的影响
哥伦比亚加加盟“一带一路”的成员国将可能为美国进一步宣布该国在反毒品努力方面的缺失提供更多正当理由——这一领域的表现十分糟糕。
根据联合国的SIMCI报告,2022年至2023年间,古柯种植面积增长了10%,而可制成可卡因的潜在产量则增长了惊人的53%——这是在错误领域的“生产力成功故事”。
在过去的十年中,古柯种植面积增加了五倍。在这一背景下,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风险进一步损害其在最重要盟友面前的信誉。
不过,华盛顿可能会避免对哥伦比亚采取额外的惩罚措施。
强硬的行动可能使哥伦比亚进一步落入中国的影响力之下,直接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相悖。
此外,随着佩特罗总统的任期在14个月内结束,2026年6月至多的选举即将举行,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更倾向于与新的哥伦比亚政府接洽。
因此,短期内美哥关系的损害应该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哥伦比亚与中国的联系
哥伦比亚与中国的关系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两国之间的总贸易额从2004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183亿美元——增幅达15倍。
在同一时期,哥伦比亚与美国的贸易额也有所增长,达到308亿美元。
在总计496亿美元的出口中,哥伦比亚向美国出口143亿美元,而向中国的出口只有24亿美元。
在投资方面,中国在哥伦比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在过去三年中从微不足道的水平增长到约5.8亿美元。
然而,这一数字仍远低于美国的FDI,后者在同一时期达到了161亿美元。
项目融资是另一项重要的接触领域。
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的开发和商业银行——主要是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哥伦比亚融资了约14亿美元的项目。
基础设施领域占据了融资总额的80%以上,其次是能源、制造和采矿。
主要项目包括阿图皮斯塔·阿尔·马尔2号(融资4.177亿美元)、波哥大地铁第一线(融资2.3亿美元)以及埃尔多拉多机场的扩建(融资1.75亿美元)。
这些计划反映出中国在哥伦比亚的战略基础设施和能源发展中的融资及执行作用不断增大。
在这种背景下,佩特罗总统加入“一带一路”的决定旨在“减少哥伦比亚与中国之间的14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并希望将出口提升至100亿美元,包括虾、金枪鱼、椰子、可可和咖啡等产品。
此外,佩特罗政府在宣布哥伦比亚被接纳为新开发银行成员时强调,能够改善能源转型、区域互联互通及其他结构性优先事项的融资渠道。
未来的战略
当前和未来的政府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首先,国家必须大幅增加对全球市场的准入,以提高出口,目前每人每年的出口额仅约1000美元,远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13500美元。
尽管哥伦比亚已经与美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但在这些协议的使用上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挑战不仅在于增加哥伦比亚现有产品(尤其是石油和碳,占出口总额的45%)的出口,还在于明确识别新、附加值更高的商品和服务,以便使该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并抓住“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的机会。
其次,哥伦比亚应将其关注点从中国转向更广泛的亚洲。
目前与亚洲的贸易关系在范围和深度上仍较为有限,远不及其与美洲和欧洲的协议。
与韩国的2016年自由贸易协议是一个积极的步骤,但必须接着努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该协定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主要亚洲经济体。
CPTPP在拉美的成员国有智利、墨西哥和秘鲁,它们是哥伦比亚在太平洋联盟中的同伴。
拓宽亚洲的贸易接触将实现两个关键目标:一是为哥伦比亚的贸易政策提供战略方向,二是减少对华盛顿的担忧。
尽管目前存在紧张关系,哥伦比亚仍应继续开放边界,接入新市场,以加速技术采纳、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哥伦比亚正处于十字路口。
它必须超越反应性外交,采用连贯的、长期的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潜力,同时巧妙地应对大国竞争。
否则,继续对外部压力的随机响应将仅会限制哥伦比亚的选择,并损害其长期发展。
图片源于:americasquarte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