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R Day将再次归来,西雅图的乔治敦街区将举行一场庆祝Rainier啤酒和西雅图的21岁以上派对。
这场活动就像一个延续一整天的啤酒花园,伴随着Rainier主题的各种有趣活动、美食和音乐。
今年,著名乐队Mudhoney将成为活动的压轴表演。
尽管Rainier啤酒如今已不再在西雅图酿造,但这个标志性的品牌数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西雅图的啤酒。
它的著名广告活动总带有些许不羁、古怪和趣味,因此此次庆祝活动也将采用同样的基调。
R Day旨在传递社区自豪感,酒精驱动的怀旧庆祝,堪称一场真正的盛会。
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身价高昂,无法享受像Rainier这样的啤酒,或者至少在形象上不愿意承认,
但在R Day庆祝期间,您可以随意走进Jellyfish Brewing、Full Throttle Bottles、Jules Maes或附近其他的酒吧,
享用更符合您身份的工艺啤酒。
然后,您可以返回街头,享受热闹的人群、欢庆气氛和音乐。
作为标志性的西雅图品牌,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迎接这一标志性的西雅图名酒,为何不邀请一支标志性的西雅图乐队呢?
今年,Mudhoney将成为R Day的重磅演出。
无论您称其为前朋克还是前格兰奇,Mudhoney在多个年代中依旧活跃,
就像Rainier啤酒一样。
在西雅图被公认为工艺啤酒中心之前,Rainier啤酒早已成为西雅图的啤酒,
为这座城市的工艺啤酒革命奠定了基础。
在90年代格兰奇音乐兴起之前,Mudhoney已经创造了影响许多新兴西雅图乐队的音色。
这支乐队和这款啤酒都堪称是西雅图的象征。
R Day举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的Rainier啤酒厂位于西雅图的5号州际公路旁,从1935年运营至1999年。
从1953年到2000年,大红的R招牌高高悬挂在那栋建筑上,提醒过往行人Rainier是西雅图的啤酒。
在50年代,随着即将建设的5号州际公路将经过酿酒厂,厂主们抓住这个机会,
在建筑顶部竖起了标志性的发光霓虹R。
1999年,酿酒厂永久关闭后,建筑被Tully’s Coffee接手,红色的R被绿色的T取代。
如今,原来的R在西雅图历史与工业博物馆展出。
2013年,新的R再次回到久违的Rainier啤酒厂顶端。
为纪念这一时刻,Rainier啤酒举办了首届R Day庆祝活动。
尽管品牌现已被Pabst收购并在其他地方酿造,Rainier啤酒的人士依然认可其深厚的西雅图根基。
每年的R Day都是公司对城市感谢的方式。
这一活动,像Rainier啤酒一样,以有些古怪和搞笑而著称。
Rainer: A Beer Odyssey这部纪录片讲述了Rainier品牌及其屡获殊荣的电视广告,值得您关注。
在2025年的R Day上,Rainier啤酒将在乔治敦举办一场免费的庆祝活动。
这场节日将使得经典的Rainier品牌再次回到公众视线,
大家需要准备好最好的Rainier主题服装,约好朋友,保存日期。
今年,活动的音乐阵容特别邀请了90年代西雅图团队Mudhoney作为压轴乐团。
与该乐队携手的还有充满梦幻海浪音效的La Luz、融合朋克与拉丁风格的Tres Leches以及在KEXP崭露头角的DJ Jewel,
确保派对在夜幕降临时依然热闹非凡。
参与者可以在多个现场啤酒花园或独立的乔治敦酒吧中品尝Rainier啤酒与Rainier Gin鸡尾酒,
这些酒吧让昔日西雅图的气息在城市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继续茁壮成长。
活动将再次设有迷你Mt. Rainier摄影机会、免费的aRCade游乐场和迷你高尔夫以及经典纪录片的片段和独家电影周边商品。
今年的新亮点是Doll Parts Collective将策划独特的Rainier商品体验,
featuring local artists and makers,以呼应乔治敦的DIY精神。
爱好者们可以探索Rainier的纪念品,
了解Rainier收藏家的俱乐部,并在这一天购物购买品牌独特的商品,
包括Rainier与The Great PNW的第九次合作,以致敬形塑品牌的地区。
大家可在美食方面安心选择,备受好评的Dubsea Fish Sticks美食车将提供畅销的Rainier啤酒炸鱼棒,
以及其他当地美食,无论你是追逐现场音乐、游乐场的欢喜,
还是只想展示城市中最时尚的啤酒粉丝,这都将是Rainier与西雅图才能想像出来的盛会。
此次活动完全免费,参与者不需购票。
R Day于2013年首次举办,旨在庆祝重新安装在Rainier旧酿酒厂顶端的红色”R”,
这标志着一个自2000年代以来消失已久的符号的归来。
自那时起,这项庆祝活动已成为成千上万的粉丝必不可少的传统,
从忠实粉丝到第一次参与者,
每年都是越发古怪,越发狂野,越发“太平洋西北”,2025年也将不例外。
这场盛会仅限21岁以上人员参加,入场完全免费。
图片源于:washingtonbeer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