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对中国平面设计师的影响

设计师Jia Sendi在中国北京和英国伦敦之间运行她的工作室,称她主要使用像DALL-E这样的人工智能生成器制作假照片,作为背景面板或者网站使用,尤其是在客户无法获得真实图片时。 这不仅帮助了预算有限的客户,还暴露了人工智能能够替代创意过程的程度。 近期,一位来自大学的潜在客户联系了Jia,询问为新项目制作标志,但后来他们改变了主意,表示他们已经使用AI进行了制作。

在中国,平面设计师正在迅速经历图像生成器对日常工作的影响:这项技术让抄袭者得以轻易复制,并深刻改变了客户对设计价值的看法,尤其是设计的成本及生产时间。 自由职 artist 或在投资于风格化、吸引人图形的行业工作的设计师,如广告,面临着特别大的风险。

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普及之前,许多在大型科技公司或大型企业内工作的平面设计师已经常常被经理指示从竞争对手或社交媒体中借鉴美学。 有一位在中国一家大型在线购物平台工作的员工表示,过去人类需要理解和逆向工程独特风格以进行再创作,而AI图像生成器则可以简单地创造出这种风格的随机变体。

这些结果有时会显得明显是复制品,并且包含错误,但其他平面设计师可以将其编辑成终稿。 这位购物平台的员工表示:“如果我不拥抱人工智能,可能更容易被取代。” 随着像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这样的工具变得更流行,能够流利使用英语的同事被选中学习AI图像生成器,以提升公司内部对如何正确编写提示和识别AI可用任务的专业知识。

最终,这些知识被用于复制流行艺术家的风格,而过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 济亚表示:“这迫使设计师和客户重新思考设计师的价值。 设计工作就仅仅是制作设计吗? 还是关于咨询、创造力、战略、方向和美学?”

在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师致力于为宣传活动制定全面策略,旨在跨多种格式创建标志性、可识别的视觉身份。 因此,AI图像生成器的实用性较低,因为它们并不能产生特别独特的作品。北京的平面设计师Erbing指出:“每个项目都面临不同的问题,设计师的任务是解决特定问题,而不是创造相同的视觉。” 有时候,思考项目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超过实际制作视觉效果的时间。

面对更复杂的任务时,人工智能的效用显著减少。 图像生成器可以创作出许多图像,但这并不能替代理解广告活动建立视觉身份和传达客户所销售的内容以及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的工作。 将这些概念有效地翻译成AI输入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在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中,有个笑话是使用AI图像生成器就像“抽卡”,指的是用户花费金钱来获取随机物品并查看他们获得了什么。

Erbing表示:“你可能得到一个好结果,但不可避免地会有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糟糕的结果。 我个人更把AI图像生成器视为玩具而非工具。” 然而各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表示,AI热潮对客户对其工作的价值的看法产生了负面影响。现在,客户期待平面设计师在更短的时间框架内以更低的费用产生工作,这也产生了均匀化的影响,降低了设计师能够提供的质量上限。

Erbing表示:“现在对于设计师工作负载的误解显著上升。 一些客户认为,由于人工智能提高了效率,他们可以将预算减半。” 但这种看法与设计师花费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内容并不一致,Erbing说,这并不仅仅是创造任何图像。

与其他设计师一样,Erbing希望未来AI图像生成器能对平面设计师更有用,并指出人们对其用途的看法超出其实际应用的范围。与此同时,这一现象正在扭曲客户对艺术家自身实用性的看法。

图片源于:the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