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之行:历史的伤痕与文化的重生

在我最近前往安克雷奇的旅程之前,我调整作息,尽力适应阿拉斯加的生物节律,熬夜后睡到自然醒,无疑是半退休人士的奢侈享受。
这次调整让我在熬过安克雷奇的“白昼之夜”后,能够适当地休息,尽管准备阿拉斯加的旅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改变睡眠习惯。

安克雷奇是一座独特的城市,对自己颇感自豪,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也为前往其内陆的门户。
城市的居民占据了阿拉斯加州40%的总人口,来来往往的徒步旅行者、骑行者、钓鱼者和猎人更是络绎不绝。
旅游旺季时,邮轮上的旅客纷纷涌入,造访城市的餐馆、博物馆、商店和公园。

尽管安克雷奇是在美国城市的典型设定中,但它却让我感觉特别,带有浓厚的“异域”气息。
也许是因为它距离一切如此遥远,
或许是那巍峨的群山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城市,
又或是茂密的森林柔化了城市的边缘。
海洋、河流和海湾环绕着这座城市,形成了一幅世代相传的自然画卷,似乎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却依然呼唤着游客的到来。

在阿拉斯加土著遗产中心的参观经历让我更加确认了这种感觉。
该中心每天轮流展示关于阿拉斯加土著文化的不同主题演讲,
涵盖了不同部落的概述、以地理位置为依据的文化差异、通过舞蹈和歌曲传递故事的环节。
特别有趣的是那场关于基于历史上对生存与狩猎技能的竞争性体育活动的演示。
我希望将来能亲身观摩“世界爱斯基摩印第安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不过,在展览大厅里,我的心情却急转直下。
在这里,展示了阿拉斯加寄宿学校时代的丑陋历史,
那是一个近百年的黑暗时期(1878 – 1969),
阿拉斯加土著儿童被强行带离家庭,学习西方的语言、服饰和思维方式。

这些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试图“去部落化”孩子们,
更对他们实施了身体、精神和性虐待。
根据阿拉斯加州档案馆的信息,
基督教管理的学校的虐待率最高。

可当时的定居者却称他们为“野蛮人”?
阿拉斯加土著人至今依然承受着这一历史的内外伤痕。
展览厅外贴有警告,指示参观者注意这一历史叙事的可怕性质。

如今,这段痛苦历史仍在被持续调查。
令衷心关注此事的人倍感愤怒的是,阿拉斯加和美国本土的部落正在起诉要求赔偿。
显然,我们政府曾利用阿拉斯加土著和部落的资金,
为这些充满虐待的学校提供资助。

如果我们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在今天重现,那我们就错了。
上个月,国土安全部发布报告,揭露了在边境被强行与家人分离的移民儿童,在被关押期间遭受的身体虐待和性剥削。

那些对儿童施加痛苦的人,应该遭受特别严厉的惩罚。
而那些选择无视儿童虐待的人更是无可原谅。
当我们拒绝面对历史——选择视而不见而不是了解真相——
我们不仅危害了自己,还连累了未来的世代。
我们的无知只会导致虚假的历史。

我们如果不拥抱真实而残酷的历史,就辜负了未来的所有世代。
我们将无法传授给孩子和孙辈们他们需要了解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正值我们庆祝如今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之际,
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第49个州。

我很高兴自己去了一趟这次旅行。
在远处,我看到雄伟的德纳里山,它的气势即使在远处也让人惊叹。
在阿拉斯加土著文化中心,
我也见证了不同部落与土地紧密相连所创造的生活、村庄和文化,
这是一段值得珍视的历史和文化。

图片源于:cleve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