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首席执行官法利:对中国电动车巨头的谦卑印象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车(EV)的强国。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阿斯彭思想峰会上表示,访问中国是“我见过的最谦卑的事情”。

在与记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访谈中,法利称赞了中国电动车的技术、成本和质量。他说,他在过去一年中已赴中国六到七次,以调查竞争对手。

法利的一个重点是,中国电动车在技术上的先进性。他表示:“他们的车载技术远远优于我们。”

整个汽车行业多年来一直在谈论开发“轮上的智能手机”,或者用行业术语来说,“软件定义车辆”。少数公司如特斯拉成功制造出来的车型确实可以像消费电子产品那样运作与感受,具备众多技术功能、流畅的数字界面及持续意义深远的软件更新。然而,大多数企业仍在追赶。

法利说,中国企业在车载数字体验方面已经提高了几个档次,这一点越多的人在访问中国后也同样感受到。在美国,大多数车中的“技术”仅限于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以及或多或少的智能巡航控制,而中国则将这一领域推动得更远。

他补充道:“华为和小米无处不在。”法利提到这两家中国科技巨头。“你一进车,就不用配对手机。你的数字生活会自动同步到车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和你对话的AI助手……所有的自动支付功能都已经具备了。你可以购买电影票。它有面部识别来识别谁坐在哪个座位上以及你喜欢的媒体。”

福特及其他非中国汽车制造商要面对的挑战远不止于AI助理。由于政府的巨额补贴、垂直整合等因素,中国公司已经建立起庞大的电动车生产规模,并将成本压低。这或许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尽管中国的汽车价格低廉,但它们的品质绝不会显得廉价。

法利继续说道:“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汽车成本、质量远远高于我所看到的西方品牌。我们正面临与中国的全球竞争,这不仅仅是电动车。如果我们输掉这场比赛,福特就没有未来。”

比亚迪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国内售价低于1万美元的海鸥轿车在欧洲的售价约为2.6万美元,最近也在欧洲上市。与此同时,全球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仍然在努力扩大电动车生产、降低高昂的电池成本并实现盈利。虽然许多分析师表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的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这一过度饱和的市场必然会导致小企业的倒闭与整合,但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制造顶级汽车,正在将外资汽车公司挤出本土市场,并正在向全球扩展。目前,高额关税暂时阻碍它们进入美国市场,但汽车高管们预计,终究会有中国汽车打入美国市场。

目前,福特在美国市场销售两款电动车:野马Mach-E跨界车和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

那么福特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首先,它在向中国学习。法利说,他带着整个领导团队前往中国,尽量多地驾驶最新的电动汽车。

“然后我们挑选出四到五款我们喜欢的车,然后将它们用飞机运送到底特律。我们在车里疯狂驾驶,之后拆开它们,进行重组。”他说。他表示,自己曾热衷于驾驶小米SU7,这款车基本上是中国版的苹果汽车。

福特还在开发一款价格为3万美元的电动车,法利称其为“电动车的T型车”。它正在通过与中国CATL的许可协议在密歇根州建立经济型磷酸铁锂(LFP)电池的制造。

尽管这项合作在政治上引发争议,但福特认为这对于在美国制造负担得起的电动车是必要的。

“人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有美国需要的知识产权。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需要更谦卑一些,他们做事情确实做得很好,我们需要学习。”

图片源于:insidee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