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青岛召开伊朗与俄罗斯国防部长会议

图片源于:https://themercury.com/news/national/china-hosts-iranian-russian-defence-ministers-against-backdrop-of-momentous-change/article_c0b364a5-daed-59d1-947e-aed1887c56f7.html

中国于星期四在东海沿岸城市青岛举办了伊朗与俄罗斯的国防部长会议,此次会议是在中东战争背景下举行的,正值北约国家峰会在欧洲召开,会议决定增加军事支出。

北京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将十国上海合作组织(SCO)视为对抗以西方为主导的权力集团的工具,并推动加强成员国在政治、安全、贸易和科学等领域的合作。

青岛会议是在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经过12天激烈冲突后初步停火的背景下举行的。

此外,该会议还在北约领导人在海牙举行峰会的次日召开,峰会成员同意增加国防支出以满足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要求。

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同样备受关注。

中国将自己描绘成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中的中立方,尽管西方政府表示,其与俄方的紧密关系为莫斯科提供了经济和外交支持。

俄罗斯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在会议上向与会的国防部长们描绘了一个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严峻形势。

他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当前世界的军事和政治形势依然困难,并显示出进一步恶化的迹象。”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也将青岛的会议框架称为对一个“动荡与变化交织”的世界的反制。

他说:“上海合作组织作为稳定的锚定作用愈加重要。”

——对伊朗的支持?——

与以色列、伊朗和美国之间最近的冲突也可能在青岛会议上讨论。

面对这一冲突,北京仅仅表示了对其紧密伙伴德黑兰的外交支持,这反映出其在该地区的有限影响力,以及不愿意恶化与美国的关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中国军队专家詹姆斯·查尔对法新社表示:“对伊朗的公开支持无疑更多地体现在言辞上,而非行动。”

“除了谴责美国对伊朗的袭击之外,北京在中东安全问题上的态度仍将保持谨慎,不希望卷入该地区的安全挑战。”

意大利埃克塞特大学的中国外交政策专家安德烈亚·吉塞利表示,伊朗的国防部长可能会“与中国讨论武器供应,但我怀疑中国会同意。”

他表示:“这将被视为对以色列的挑衅……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来说,将会影响其正试图稳定与美国关系的努力。”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也参加了此次青岛会议,他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应“共同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和期望,同时应对当今的挑战。”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评论中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经历剧烈的变革。曾经使我们更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正在失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