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对马格里布地区的影响

美国与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对马格里布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一地区并非对抗的前线,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等国正日益被卷入大国竞争的漩涡之中,这种局势在经济、政治、安全和技术等领域均有深刻的影响。

面对这种局势,各国试图管理紧张关系,甚至利用这一局势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谋取优势。

然而,随着这种竞争的加剧,各国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选择立场,这使得保持这样的平衡变得愈发具有挑战性。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风险。

与北京的接触使南半球国家能够抵消其他大国的影响力,包括美国及昔日的欧洲殖民统治者。

虽然阿尔及利亚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政治联系,但马格里布大多数国家与北京的关系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这为该地区带来了基础设施发展,并为中国公司提供了输出过剩生产能力的场所。

所有马格里布国家均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与中国签订了多项协议,试图利用中美之间的竞争,最大化获得双方的援助、投资和外交关注。

但是,这种平衡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

避免独占对齐

马格里布各国在战略取向上表现出分歧,但都受到全球力量重新调整的影响。

阿尔及利亚历来倾向于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取向根植于其反殖民遗产和不结盟的传统。

自2013年以来,中国成为阿尔及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各个领域加深了合作。

而摩洛哥则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通过2006年的自由贸易协定将这种关系正式化。

拉巴特与美国的强大军事联系在2020年签署的为期10年的军事合作协议中得以体现,这突显了该国的战略安全伙伴关系。

然而,摩洛哥同样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在其关键的可再生能源和汽车行业。

突尼斯、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同样在寻求多方合作,力求避免独占的对齐。

目前,马格里布各国可以利用其地缘政治的重要性,确保多元化的合作伙伴,这种战略对冲最大化了它们的自主性和经济利益。

然而,如果中美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形成一个更为二元的全球秩序,这些国家的调解空间将会缩小。

影响力圈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再度上任后不久,美国与阿尔及利亚签署了首个军事合作协议。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一举措可能旨在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在非洲日益扩张的影响力。

而对于阿尔及利亚来说,这一协议有助于平衡美国与摩洛哥之间的强大军事关系,其中包括军事援助、训练和参与定期的联合军事演习,比如年度的美国主导的“非洲狮”演习。

突尼斯同样是美国安全援助的重要受益者,2020年10月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国防合作路线图”。

阿尔及利亚对于特朗普政府保持谨慎,因为在2020年即将卸任时,特朗普打破了美国在西撒哈拉冲突中所谓的中立政策,承认摩洛哥对该地区的主权,这成为摩洛哥参与与以色列的亚伯拉罕协议的一部分。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重申了这一立场,促使阿尔及利亚表达“遗憾”。

不过,华盛顿似乎对这一冲突采取了新的方法。

在四月的一次采访中,特朗普的非洲高级顾问马萨德·布卢斯表示,华盛顿正寻求解决方案,以调和双方的利益,试图解决这场已经持续50年的冲突。

顾问强调阿尔及利亚对于美国利益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审视,这或许暗示华盛顿内部存在不同声音或政策方向的变化。

无论如何,阿尔及利亚将继续保持警惕,尤其是考虑到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对阿尔及利亚与俄罗斯国防关系的过去批评。

阿尔及尔明显会继续维持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

在四月,阿尔及尔与北京签署了10项涵盖重要领域的协议。

但根据阿尔及利亚的非对齐原则及经济多样化的推动,该国也加强了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在能源领域。

这一点通过与美国公司如欧克西登特、切弗龙和埃克森美孚签署重要合同得以体现。

阿尔及利亚希望通过2022年投资法案,吸引更多美国投资。

摩洛哥同样在这条微妙的平衡线上行走。

尽管与美国的紧密关系,拉巴特也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汽车领域,并与中国建立了更强的贸易关系。

而作为美国主要非北约盟国的突尼斯,已与中国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使中国成为其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突尼斯可能会寻求美国的援助。

然而,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对突尼斯的援助提出要求,条件是突尼斯确定与以色列的关系——而这一步骤在民粹主义总统凯斯·赛义德的意愿中显得犹豫不决。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突尼斯可能会被迫进一步靠近北京。

实际上,突尼斯的日益专制政权可能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产生共鸣——尽管仍保持与华盛顿的密切军事和安全关系。

特朗普政府对利比亚的直接干预很少,更多专注于广泛的区域战略和反恐努力。

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最初支持联合国支持的国家团结政府(GNA),然而在2019年,特朗普个人赞扬了基于东部的军事首领哈利法·哈夫塔,令美国政策变得不确定。

如今,利比亚依然是由竞争政府分裂而成的国家,持续的冲突与不安成为常态,外国势力如土耳其、俄罗斯和阿联酋在上述地区的影响力超越了中国或美国。

尽管如此,中国的中立外交立场并没有改变,跟美国一样,没有深入介入利比亚的内战。然而,若利比亚的政治局势稳定,并恢复能源项目,其潜在对抗美方的可能性将重新浮现。

在这种情况下,利比亚可能成为基础设施外交的焦点,特别是如果重建工作开始真正展开,中国希望发挥显著作用。

尽管中国保持中立,但利比亚的竞争派系往往倾向于与不同的全球集团对齐,有些倾向于中国和俄罗斯,而另一些则倾向于西方国家。

在多极稳定的情况下,中美将会重新投入利比亚的重建工作。

而北非国家甚至在全球竞争中获益,以此推动发展与基础设施项目。

然而,如果深入的双边对抗出现,利比亚的竞争派系可能会分别与不同的全球集团对齐,导致代理战争、重建努力的停滞以及不稳定加剧。

目前,美国将在关注来自利比亚的安全威胁的同时,力图遏制竞争对手在该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同时避免深度的军事或外交纠缠。

特朗普对毛里塔尼亚的态度侧重于反恐,对外交援助持有交易性看法,几乎没有强调民主促进和人权。

作为马格里布地区最贫困的国家,毛里塔尼亚并非华盛顿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其在动荡的萨赫尔地区的反恐合作符合美国的利益。

为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特朗普的战略是支持美国公司与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竞争。

实际上,中国是毛里塔尼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尽管努瓦克肖特的政权频繁更迭,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保持稳定。

美国在毛里塔尼亚的努力可能将重点放在遏制俄罗斯在该国的军事存在和政治活动上。

不过,基于将传统援助转向推动非洲私人部门参与的美国战略,意图通过将赠款转为贷款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并不吸引毛里塔尼亚等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关键元素是港口建设,连接了中国在各国的利益,并提供战略优势。

这些港口也旨在推动西非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毛里塔尼亚可能会面临限制中国在安全相关基础设施或港口方面参与的压力,但这也为其从双方获得更多援助和投资提供了机会——前提是它保持政治稳定。

行使自主权

马格里布国家从被动观察者转变为美国与中国之间全球竞争的积极参与者。

尽管它们在这一竞争中并不是核心参与者,但它们的战略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基础设施需求使它们在全球地缘政治中愈发变得重要。

到目前为止,该地区的政府通过战略对冲成功地平衡了这些竞争利益。

然而,随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具对抗性和固化,马格里布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在经济和技术利益上与某一大国对齐。

非洲各国政府对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开放市场的决定显示,尽管美国不断努力劝阻他们与华为及其他中国公司合作,但这些努力大部分还是被忽视。

然而,在阿尔及利亚或突尼斯采用华为5G基础设施的项目,未来可能会遭遇潜在的限制;美国对中国公司的制裁可能会阻止西方公司与其进行合资。

为了维持它们的战略自主性,马格里布国家必须专注于多元化其合作伙伴,加强区域合作,投资于机构能力,以有效管理外部影响。

在全球竞争中繁荣的关键在于行使自主权——在不妥协自主权的情况下抓住机会。

图片源于:mecoun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