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人工智能竞争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美国面临在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中落后的风险,原因在于限制性的版权诉讼以及未充分利用的数据资源,这不仅威胁到国家安全,也削弱了创新能力,而与此同时,北京通过国家支持的方式加速发展,法律环境也相对宽松。

21世纪将由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强国竞争所主导,而人工智能则是这一竞争的核心。北京意识到,AI将在未来几十年里显著影响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竞争力,因此设定了到2030年在技术竞争中引领世界的国家目标。

美国的优势在于其充满活力的私营部门以及历史上对变革性创新的承诺,从电力到互联网的多个领域均有所体现。

为了在AI产业中保持领先地位,美国必须将其视为战略优先事项。华盛顿必须在国内培育创新,同时抵制限制自身科技产业的呼声,包括坚决拒绝任何破坏长期版权政策的努力。这样的误导性做法正值全球AI竞争迅速加剧之时,会削弱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如果中国率先实现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它将在自动武器、网络战争和情报分析等领域领先。此外,拥有全球最佳AI技术的中国企业将主导从生物技术到金融等关键产业。北京将设定全球AI的规则,输出威权标准,从而损害全球自由。中国的深度伪造技术和宣传也可能危害信息的诚信。输掉这场竞争将对美国的安全和繁荣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数字时代,数据是新的“石油”,中国领导人对此深知。2024年,北京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促进数据的发展、开放性、分配和利用”,将数据视为国家力量的战略资源。中国政府最近成立了国家数据管理局,以便将数据引入AI开发,并确保经济中稳定且高质量的数据供应。

中国的AI公司能获得庞大的政府数据集,比如监控摄像头的影像和健康记录,这为它们提供了巨大优势。当中国的AI公司获取大量政府数据时,它们的创新速度会显著提升。在医疗保健和地理空间智能等领域,中国的国家级实验室通过数据的便利通道,极大地增强了其算法能力。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尚未意识到获取数据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向AI开发者释放大量政府数据,而我们的AI企业则面临着大量的诉讼,这些诉讼将合法开发扭曲成非法侵权。

美国在科技领域崛起的原因是坚持开放的信息共享方式。平衡的版权框架,尤其是“合理使用”原则,长期以来使新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同时保护了美国的知识产权,促进了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合理使用”允许在不经许可的情况下对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进行变革性使用。这也是搜索引擎能够索引网页、研究人员能够挖掘数据,以及软件开发者能够使用基准数据集测试和改进算法的原因。

法院历来支持合理使用,认为利用现有作品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是合理的。在这一传统下,训练AI模型完全符合这一理念。因此,特朗普总统应当保护这一原则。

不幸的是,这一基石正面临威胁。欧洲采取了更为严格的AI训练数据政策,允许版权持有者选择不让他们的内容用于训练,造成的不确定性妨碍了欧洲初创公司的发展。我们不能让美国走向这种过度监管的境地。正是我们的合理使用框架让我们成为了AI开发的全球中心,也保持着我们最好的竞争优势。

对美国在AI领域领导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日益增长的对训练高端模型所需的数据集的限制。仅在过去一年,美国AI开发者就遭遇了至少三十多起诉讼,指控使用训练数据中的受版权保护内容构成侵权。有些诉讼甚至要求巨额赔偿,或者要求彻底删除AI模型。

如果这些原告胜诉,每一个美国AI实验室都可能面临持续的多亿美元赔偿威胁,这将抑制投资,迫使我们的顶尖研究人员远渡重洋。对此,北京无疑会感到欣喜。面对诉讼困扰的美国企业,而中国的AI巨头们却可以自由训练数据。如果中国能够自由获取数据,而美国企业却被拒绝,这场比赛实质上就结束了。

美国应该维护促进我们最初创新的法律环境。我们的“合理使用”原则并非漏洞,而是平衡创作者权利与公众利益的政策。保持现行版权框架将确保世界跟随美国的步伐。

政府应审查其可以在不危害公民隐私的情况下向AI公司释放的数据。采取这两项措施,让我们让美国的AI引擎运行在全速,确保在这一时代定义技术的未来。

图片源于:national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