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整体停滞的情况下,苹果凭借合理定价、补贴及其广泛的iPhone 16系列产品实现了销售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销量的提升得益于促销活动及iPhone 16 Pro和iPhone Pro Max机型的强劲需求。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苹果在5月份的降价措施提升了其表现,尽管整体市场增长平缓。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的销售将出现小幅的年增长。
华为在主要品牌中领先,预计将在本季度夺得市场份额的第一位。
618购物节期间的消费支出保持平稳,但得益于国家补贴计划,5月份的销量有所改善。
苹果的业绩反映了这一趋势,在购物节期间,有三款iPhone型号跻身畅销榜前半部分。
然而,分析师警告说,如果计划削减补贴,可能会减弱消费者的购买动力,从而导致2025年下半年的增长放缓。
苹果还受益于2025年早些时候推出的iPhone 16e,此款低成本机型帮助苹果吸引了更多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增加了在中国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的份额。
iPhone 16e的推出使苹果超越了高端市场,提升了整体销量,综合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销售,使各个价位段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消费者在购买高端商品(包括智能手机)时变得更加谨慎。
在这种环境下,补贴和促销已成为维持销量的关键工具。
各大品牌面临压力,需要向犹豫不决的消费者证明其价格的合理性。
从长期来看,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
在制裁影响下,华为正在重新夺回市场份额,而小米、OPPO和Vivo则通过激进的定价和先进的功能来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为了在关键的销售期间中保持其高端形象,苹果必须在价值和品牌之间保持平衡。
在618购物节前,苹果提前降低了iPhone 16的价格,此举刺激了消费者在竞争对手推出自身折扣之前进行升级。
这一策略在5月份提升了销量,尽管6月份的购物节结果同比持平,这一时机显示了苹果对中国促销日历的充分理解。
5月份的政府补贴政策推动了需求,目的是刺激消费并帮助本地生产。
分析师警告说,如果在2025年晚些时候减少这些补贴,可能会暴露出更弱的潜在需求。
如果没有补贴,市场增长可能会放缓或出现反转。
苹果第二季度的强劲业绩确认了其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持续成功并非有保障。
竞争对手正在缩小硬件差距,并提供更低的价格。
在小城市的增长依赖于接触更多敏感价格的买家,苹果需要在维持高端品牌形象与拓宽市场吸引力之间找到平衡。
苹果当前的势头是在经历了数年的市场动荡后实现的。
疫情破坏了供应链并削弱了需求。
贸易紧张局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苹果通过本地化生产和调整营销策略来恢复。
市场仍然不稳定,监管风险和地缘政治压力依然存在。
苹果已扩大本地制造以降低进口成本并缓解监管顾虑。
同时,苹果在中国的零售网络也在不断扩展,这些投资旨在提升品牌忠诚度并改善服务,以适应消费者快速变化的偏好。
公司的第二季度表现展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韧性。
在补贴减少、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消费选择更加挑剔的背景下,苹果将需要持续进行适应与调整。
图片源于:apple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