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微型“蚊子”无人机 可用于战场侦察

在一瞥之间,这个小物体——大小仅与人类指甲相仿——看起来像个玩具。

它的外形模仿蚊子,有两片黄色的叶状翅膀,一个黑色的垂直机身,以及三条如丝般细的腿。

然而,科学家们在中国中部的湖南省研发的这一装置,远非玩物:这是一款具有广泛军事和民用用途的新型无人机。

在中国国家媒体最近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一位科学家手举着这种“蚊子型机器人模型”,并表示它“适合在战场上进行信息侦察和特殊任务”。

专家们告诉《每日电讯报》,尽管这种无人机的体积可能使其在战场上的使用变得困难,但它在信息收集方面却有着丰富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如果中国能够生产出蚊子大小的无人机,它很可能会利用这些无人机执行多种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尤其是在大型无人机难以进入的场所,比如室内区域,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研究员萨姆·布雷斯尼克表示。

“这些无人机可以用来跟踪个人或监听谈话,”他补充道。

较小的无人机更加安静,肉眼几乎无法察觉,这使得它们可以绕过监测,进入安全和机密场所而不被发现,比如“情报机构或安全政府设施”。

美国兰德公司高级防务研究员、对中国问题专家蒂莫西·希思指出,许多安全设施有技术手段来阻断无线信号,因此,即使无人机能够通过窗户的缝隙进入,进入后也可能无法接收指令。

然而,微型无人机的使用还可能扩展到国防目的之外,尤其是如果它们能够向公众开放使用。

“人们可能会利用这些无人机来监视邻居或其他感兴趣的个人。

犯罪分子则可能会使用无人机渗透到公司或公民的家中,并观察输入密码的过程,”希思表示。

不过,目前无人机的体积限制了它所能携带的技术。例如,它们将使用非常小的电池,需要定期充电。

它们也只能携带微型传感器,这意味着操控者需要在附近。

“要进行长时间的监视,某人需要愿意不断地更换微型无人机,充电并重新部署,同时还要在目标人或企业附近筛选收集到的数据,”希思说。

“这也是为什么这款无人机在战场上用处不大,但在特殊任务操作或间谍任务中更为有效,”他补充道。

这种蚊子大小的无人机并不是市场上首个迷你或虫子灵感的无人机。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研发一种名为RoboBee的微型无人机,模仿蜜蜂的形态。

与新款中国无人机类似,RoboBee的体积甚至小于一分钱,拥有两片平翅和四条如针般细的腿。

某些型号甚至具备水下游泳和飞行的能力。

其应用同样广泛,包括搜救行动、监视和环境监测。

市场上还有掌中宝尺寸的Black Hornet无人机,已被世界各国军队采用,包括英国和美国。

相比于昆虫大小的无人机,Black Hornet更大,形似迷你直升机,能够克服微型无人机带来的一些作战挑战,同时仍保持隐蔽性。

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已在库尔斯克使用Black Hornet进行侦察。

图片源于:houston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