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与反响

阿联酋迪拜——尽管特朗普总统在竞选期间承诺要避免美国卷入海外战争,但在与以色列的冲突爆发后,他迅速决定对伊朗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这次打击是使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的地下堡垒炸弹,以及从潜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直接瞄准伊朗的核目标。

根据专家的分析,特朗普对其他国家使用武力的决定不仅对当前的冲突产生了直接影响,还必然会在亚太地区引发连锁反应,这是华盛顿的首要战略领域。

“特朗普对伊朗的打击表明他不惧使用军事力量——这将向朝鲜,甚至中国和俄罗斯发出明确的信息,”位于韩国首尔的美国新安全中心高级分析员金度妍(Duyeon Kim)表示。

“在空袭之前,平壤和北京可能认为特朗普是风险厌恶型,尤其是考虑到他在第一次总统任期内的表现,尽管有一些强硬言辞。”

在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战争爆发十天后,特朗普做出了冒险的决定,选择出兵袭击三处核设施,试图在6月22日通过武力摧毁伊朗的核计划,而当时华盛顿与德黑兰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这次攻击引发了伊朗次日对位于卡塔尔的美国基地的报复性打击,尽管没有造成伤亡,随后伊朗和以色列在6月24日达成了停火协议。

朝鲜、中国和俄罗斯对这一美国攻击迅速表示谴责,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之为“无端的侵略”,中国外交部表示此举违反国际法并“加剧了中东的紧张局势”,而朝鲜外交部则坚称这“践踏了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利益”。

虽然这些攻击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它们是否能在更广泛的战略上为华盛顿在中东的目标带来好处,或者是否会让伊朗更加努力地发展核威慑,进而可能将美国拖入更长期的冲突,目前仍有待观察。

如果攻击只是一次性行动,则亚太地区的美国盟友可能会将特朗普行政当局的这一决定视为积极信号,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高级防务分析师尤安·格兰姆(Euan Graham)表示。

“如果美国对伊朗的打击被视为巩固红线,恢复威慑,并且时间有限,以免使政府的重心偏离在印太地区的既定优先事项,那么对于太平洋盟友来说将是净利好。”

“特朗普对伊朗的打击将使中国注意到他至少在有机会时愿意使用武力。”

在中国,很多人一度认为特朗普有“无战争心态”,在此次攻击之后将重新评估这一看法。位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国际关系教授赵明昊表示:“美国对伊朗的空袭运用权力的方式是中国需要注意的。”

“特朗普以武力迫使谈判的方式对于未来中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但他表示,华盛顿不应认为可以对北京采取同样的策略。

“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美国可能很难迅速撤回,更不用说毫发无伤。”

确实,中国和朝鲜在挑战方面与伊朗有很大不同。

首先,他们都已经拥有核武器,使得任何攻击的报复风险大大增加。

而且,缺乏类似以色列的亚洲国家,后者在战争初期对伊朗的导弹防御进行无情打击,为B-2轰炸机顺利进出创造了条件。

然而,美国可能被卷入涉及中国或朝鲜的冲突的可能性非常真实,北京和平壤几乎可以肯定会试图评估特朗普这个名声在外的不可预测者可能会采取的行动。

防务专家约瑟夫·登普西(Joseph Dempsey)指出,朝鲜可能会对此感到“相当震惊”,因为以色列利用相对小但高质量的军队能够对伊朗取得胜利。

与此同时,这一情况也可能在内部被视为对自身核武器计划的合理化。

“如果伊朗真的拥有可部署的核武器,是否会发生此次事件?或许不会。”

华盛顿在谈判仍在进行时决定对伊朗发动攻击这一点同样不会被忽视,韩国统一部的高级分析员洪敏指出。

“朝鲜可能会得出结论,草率进行对话可能会给美国提供潜在侵略的借口。”

“与其激怒特朗普政府,朝鲜更可能在与华盛顿的谈判中采取更为消极的立场,而专注于加强自身的军事建设,并追寻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从而缩小未来谈判的前景。”

中国将通过台湾事务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攻击,这个位于中国沿海、由自我管理的民主岛屿,始终被中国视为其领土,而习近平主席并未排除通过武力夺取的可能性。

美国向台湾提供武器,并且是其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尽管华盛顿对在与中国发生冲突时是否会支援台湾的官方政策被称为“战略模糊”,即并不明确承诺会如何反应。

在军事层面上,对伊朗的打击还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如果发生中国入侵台湾的情况,美国是否会比预期中对中国表现出更少的克制,并直接打击中国大陆的目标?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德鲁·汤普森(Drew Thompson)表示,这将无疑让北京意识到“预测特朗普行动的困难”。

“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汤普森说。“我认为这展示了特朗普政府在接受风险方面可能令人感到惊讶的容忍和接受程度。”

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一个担忧,那就是台湾总统赖清德在最近的演讲中加大了对来自中国威胁的警告,这可能会在他未来的态度上显得更加激进。

华盛顿外政策智库“国防优先”计划的主任赖尔·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表示,这已经促使中国指责他追求台湾独立,而这正是北京的红线。

“赖总统近期系列讲话,似乎几乎是为了设立新的两岸危机,也许希望在华盛顿和太平洋其他地方建立更多支持。”

“我认为这是极为冒险的策略,轻而易举。”

图片源于:ab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