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轉信人數激增:婚禮背後的信仰旅程

艾瑞(Ari)和勞倫·道格拉斯(Lauren Douglas)的婚禮充滿了傳統猶太儀式的標誌。

他們在一個名為胡帕(chuppah)的傳統遮蓋物下站著,歌唱者讚誦了一系列祝福。

他們互相繞著走,象徵著婚姻的堅韌。

但不易察覺的是,艾瑞和勞倫都是猶太教的皈依者。

事實上,他們正是過去兩年皈依潮流的一部分。

自從10月7日哈馬斯恐怖襲擊事件以來,波特蘭及其他地方的猶太教堂報告稱,他們看到更多人開始踏上轉信的漫長旅程。

艾瑞曾是一位牧師,在高中時期就開始皈依猶太教,但他曾短暫離開這一信仰。

勞倫則在婚禮前幾周完成了她的皈依。

他們一起參加課程,並定期討論彼此的信仰。

「能有一個人與你一起走這段旅程,讓我們的關係和信仰都變得更深刻。」勞倫·道格拉斯說。

「即使只有我們兩個,但擁有這樣的社區感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上,轉信猶太教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年,過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學習和反思。

猶太教也不是一個傳教的宗教,在某些教派中,拉比會在轉信者接受過程之前將其拒之門外三次。

在俄勒岡州,想要轉信的人必須參加由俄勒岡拉比委員會組織的18周「猶太教入門」課程。

在參加完課程並與選定的拉比進行深入討論後,轉信者將與三位猶太領袖組成的法庭(beit din)會面,該法庭將決定轉信者的真誠程度。

如果他們批准,轉信者將進入用於各種儀式的浸浴(mikvah)。

目前尚不清楚過去兩年有多少人皈依了猶太教,許多猶太教堂不會保留轉信的數據,且大多數教堂一旦轉信過程結束,便不會再提及該人士的皈依身份。

全國性的猶太組織如改革猶太教聯合會也沒有這方面的全國數據。

但波特蘭的猶太領袖注意到了興趣的激增。

貝斯以色列教堂(Congregation Beth Israel)的拉比瑞秋·約瑟夫(Rachel Joseph)表示,他們每年通常會看到幾位轉信者。

而在過去一年,他們接待了30位轉信者。

約瑟夫說道:「在兩年前之前,我們總是會看到一些想要加入我們的族群的人,上升的幅度讓人震驚,這感覺是違背直覺的。」

她解釋道:「在近幾年來,成為美國猶太人所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

這種直覺上的反差,因為反猶太主義事件的報導也在增加。

最近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一場親以色列抗議活動中發生的縱火攻擊事件導致數十人受傷,而華盛頓特區的以色列大使館的兩名員工在國會猶太博物館外被槍殺。

然而,這些暴力事件並未阻止許多人轉信。

多位拉比告訴《OPB》,人們轉信的原因通常與動機相關,比如希望了解自己的猶太血統或者尋求更包容LGBTQ+的信仰。

「他們之前的宗教不允許他們提出質疑,而猶太教的根本就是允許質疑。」波特蘭的內維·沙洛姆教堂(Congregation Neveh Shalom)拉比伊芙·波森(Eve Posen)表示。

她補充道:「我經常聽到的第二件事是,人們想要加入一個社區。」

然而,他們也表示,近期的暴力事件,尤其是10月7日的攻擊,讓許多人決定現在開始轉信的過程。

其中之一是蒂莫西·詹姆斯(Timothy James)。

他過去曾與猶太教有過多年的聯繫——他的前妻是猶太人,他們的女兒也是猶太人——但他自己從未皈依過。

在10月7日事件之後,他說這一切都變得清晰。

「對我來說,顯然有一條界線。

一邊是猶太人,另一邊不是猶太人,我知道我需要站在哪一邊,那就是跟我的女兒和她的母親站在一起。」

詹姆斯實際上是在女兒準備她的巴特米茲瓦(bat mitzvah)時開始轉信過程的,他們會一起練習禱告。

「女兒朝著這個成年禮的旅程與我的皈依過程不同,但這中間有種「擊掌」的感覺。」他說。

「我們都在同一隊伍。」

图片源于:o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