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水面效应飞机设计首度曝光

本周早些时候,一款新型水面效应飞机(即“ ekranoplan”)设计首次被注意到,现在新发布的图片让我们得以一睹其全貌。

水面效应飞机来源于俄语中的“地面效应”,是一种利用地面效应这一空气动力学概念,能以低空高速在水面上飞行的飞行器。

当飞行器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其机翼周围的气流与水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其悬浮在表面之上,这种效果与气垫船相似,但并不实际接触下面的表面。

这种新型设计旨在完全从水面起降。

虽然地面效应在陆地上也能实现,但由于地形的不平坦以及障碍物的更高潜在风险,这使得地面效应飞行器在陆地上运营时存在更大危险。

在水面操作中,水面效应飞机提供了比传统水上船只更高的速度,并且在移动时基本免受鱼雷或水雷的攻击。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飞行器的概念性用途几乎肯定是在对台湾的行动中,以一种比船只更易存活的方式,快速运输武器和人员穿越台湾海峡。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设计是仅仅一个技术演示,还是有意投入全面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个月里,中国也在开发和试验大型登陆驳船,这些驳船可以支持大规模的两栖登陆。

不过,有不少人指出这些驳船在多种攻击中都存在脆弱性,但理论上,它们可以在初次攻击后的二次波次中,支持更具生存能力的手段,例如水面效应飞机。

根据目前获取的图片,尚难以判定该飞行器将使用何种动力系统。

早期报道称,该飞行器为喷气式动力设计,但最新的图片则显示其发动机更像是涡桨发动机。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发的“自由号”设计也使用了涡桨发动机,许多前苏联的设计也是如此,前苏联在水面效应飞机的制造上相当活跃。

最著名的苏联水面效应飞机被称为“里海怪兽”,它是一款喷气式推进的实验设计,首次飞行于1966年,但在1980年的一次事故中被摧毁。

该设计演变出了同样构型但规模更小的Lun级水面效应飞机。

其中一架Lun级水面效应飞机完成并成为迄今唯一一款服役的水面效应战舰,它装备了六具反舰导弹发射器和防御炮。

其最高时速约为300节,操作高度不超过水面3米,在其进入全面生产后,Lun级可能对北约海军行动构成显著威胁。

在以往的水面效应飞机研发中,一个主要缺点是飞行控制和安全问题。

因为它们完全依赖地面效应以进行高速飞行,任何小的气流干扰或表面中由于飞行员操作不当(如尝试以过高高度飞行或错误攻角)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图片源于:theaviatio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