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关于中国J-20隐形战斗机双座型的最新图片在网上流传。这些新图不仅展示了J-20S的全新外观,该机型还采用了更为深色的涂装,且有迹象表明中国其他战斗机项目,如J-35舰基及陆基隐形战斗机,也在取得进展。
人们普遍认为,此次J-20S的最新影像显示该机型可能已开始进入作战服役或将很快进入。
其中一张本月流出的照片被认为是J-20S进入作战状态的标志,因该机身带有国家标志以及与人民解放军空军(PLAAF)第172空军旅相关的五位数字序列号。
尽管J-20S于去年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但有传言称该机型可能在今年九月份,恰逢日本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作为PLAAF的作战资产公开亮相。
关于双座版J-20的开发传言始于2018年初,直到2021年10月,随着一架原型机进行高速滑行测试,才确认了该机的存在。
为了容纳第二名机组成员,J-20的前机身进行了重新设计。该飞机的尾鳍也有所增大,且从一开始便装备了中国自主研发的WS-10C涡扇发动机。
由于西方国家并没有可与之匹敌的双座隐形战斗机, J-20的具体用途一直备受争议。早期评估认为,该机可能用于电子战,但这一任务类型现在已基本归于J-16D——一款中国版本的苏霍伊多用途战斗机。
当然,这种情况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
双座J-20S也被认为可能是某种“迷你空中指挥与控制飞机”。
最近的分析表明,TWZ的早期预测得到了印证,即该隐形战斗机的任务可能主要是支持不断壮大的PLAAF无人机队伍。
这一概念已在前文中讨论过,基本上是让第二名机组成员操控“忠诚无畏”式无人机,陪同有人驾驶的J-20和其他飞机共同作战。通过这种方式,无人机可以深入敌方空域,清除空中防御,或支持有人驾驶的军事资产。
这与PLAAF正在使用改装的J-16战斗机探索的概念相似。美国也在全力推进其协同作战飞机(CCA)忠诚无畏无人机的计划。
自从J-20S原型机于2021年11月首飞以来,已有至少五个其他原型机曝光,其中最新一架于今年三月出现。
如果最新的J-20S影像显示该机型处于其最终的生产形态,那么有几个特征值得注意。
首先,相比于早期的J-20S机型,新的鼻锥经过重新设计,这表明现在它可能配备了与J-20A相同的雷达。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有传言称J-20A中的相控阵雷达可能采用氮化镓(GaN)半导体。
与之前的技术相比,GaN产生更少热量,可以在更高电压下工作,这意味着输出功率可以得到提升,同时组件体积可以缩小。
与改进版的单座J-20A和原始单座J-20相比的复合影像显示。
此外,最新的J-20S下方装配了一种改进的电光系统,类似于F-35的电光目标系统(EOTS),该系统提供360度的覆盖范围,可能与单座J-20A所采用的系统相同。J-20的原始电光系统视野有限,能力也有所减弱,这在我们之前的报道中已有详细描述。
最后,J-20S的涂装采用了一种新的迷彩涂层,大部分机身呈暗灰色,接近黑色,而控制面、进气口“唇”和雷达罩的前缘和后缘则没有这种涂装。
虽然尚未得到确认,但这可能表明该机装备了一种新的雷达吸波涂层,以增强飞机的隐身性能。
这些发展表明,中国在J-20S投入作战服役前和生产量提高之前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然而,安装单座和双座J-20版本的力量组合,以及更小的J-35A仍然有待观察。
随着J-35的相关图片近期也开始曝光,关于该机型的研究也逐渐清晰。
特别是,海军型J-35战斗机的钩索系统得到了更好的展示,能够进行航母降落。
在最近的一次中国电视报道中,我们看到一架J-35在一个建设大厅内,仍然涂有底漆,黑白色的钩索处于伸展状态。
同时,显示J-35在空中飞行的最新影像则揭示了其钩索的整洁隐身布局,未部署时完全藏于两个发动机之间,这与F-35C的钩索有较大的不同,该机的钩索配有支架。
尽管外界对中国第六代战斗机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两款已处于试飞阶段,但对PLAAF而言,J-20依然是最重要的战术飞机项目,而J-35的未来也逐渐明朗。
至少,这些最新的影像彰显了J-20在PLAAF日益壮大的雄心中的核心地位。
图片源于:t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