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引发了关于台湾海峡局势的广泛讨论。如果美国的武力让伊朗放弃核野心,这将再次提醒全球美国的强大,可能强化对中国采取武力夺取台湾的威慑作用。
然而,如果美国再度陷入中东的军事泥潭,北京可能会判断,夺取台湾的路径更加明确。这或将促使中国领导人在实现两岸统一的道路上更加积极。
早在美国实施军事打击之前,国防部长皮特·赫戈塞斯就警告说,台湾海峡的战争“可能迫在眉睫”。赫戈塞斯的言论标志着美国高层官员对台湾冲突的警告再次升温。这种模式在拜登政府初期也有所体现,当时几位四星将领和海军上将竞争预测台湾冲突的时间。
随着美国努力强化在台海的威慑姿态,东南亚国家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推动言论方向方面,包括促使美国尽管有其他紧迫任务,仍将其军事部队保持在该地区。
赫戈塞斯关于台湾海峡潜在冲突的警告引发了一系列关键问题:最近台湾海峡的安全态势有何变化?为何赫戈塞斯感到有必要警告即将爆发冲突?东南亚国家应如何解读赫戈塞斯的言论并作出反应?
近年来,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演习规模、复杂程度和频度大幅增加。中国现在在原本不常活动的区域维持持久军力。
本月,北京首次同时在太平洋上启动了两艘航空母舰——山东舰和辽宁舰。中国还有一艘航母正在进行海试。同时,中国也在扩充击打台湾的导弹系统库,以及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支援台湾的美军部队。
综上所述,中国在威慑和/或侵略台湾的军事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将其日益增长的军事能力与战略传播活动相结合,以降低台湾民众对美国作为安全保障者的信心,以及对维持现状能力的信任。尽管有多种因素影响台湾的公众舆论趋势,但总体上可以看到,公众对美国作为安全伙伴的可靠性的信心正在下降,同样,公众对台湾维持现状能力的信任也在减弱。正如《经济学人》近期报道的那样,“超过80%的台湾人希望维持现状,但只有约20%的人认为这在长期内是可能的。”
根据过去的政府经验和与现任官员的交流,笔者认为赫戈塞斯的警告可能受到几个因素的驱动。首先,他的工作是“重建威慑”。此部分工作需要将美国军队的重点重新放在最紧迫的威胁上。
赫戈塞斯及其政策团队可能利用对台湾海峡即将冲突的警告,来集中国防部的注意力于这一战略挑战。尽管赫戈塞斯及其团队可能希望优先考虑亚洲的战略,但最终决定并不完全由他们来做。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终是关于军力布局问题的决策者。
第二,赫戈塞斯可能希望对台湾施加更多压力,促使其增加国防支出。从特朗普总统到军队指挥链的官员们,一直在持续敦促台湾投入更多资源于国家防卫。
目前,台湾的国防支出占GDP的2.5%,并计划将这一比例提升到超过3%。特朗普曾建议这一比例提升至高达10%——这一水平远高于美国要求其盟国达到的5%。
第三,赫戈塞斯可能是在向北京发出信号,表明华盛顿依然高度关注遏制中国的军事冒险行为。实际上,他在6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曾多次提到特朗普政府专注于威慑中国军事侵略的相关内容。
最后,赫戈塞斯可能在为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设定期望,以期增加他们在遏制中国方面的贡献。通过提高紧迫感,他可能希望向美国的盟友们传达,现在是时候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中国采用武力和威胁策略来推进其战略目标。
虽然东南亚国家在台湾海峡冲突中可以实际作出的军事贡献并不多,但东南亚领导人仍然可以通过推动关于台湾问题的关键主题来促进区域思考的进展。
首先,地区领导人和专家可以帮助新到华盛顿的官员评估中国所发送的信号。虽然中国的军事能力进展显著,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北京已决定采用武力来夺取台湾。实际上,过于狭隘地关注台海紧张关系的军事维度,可能会掩盖北京无暴力的施压活动。
其次,区域领导人可以鼓励美国领导人与其行动相匹配。如果亚洲是优先的战区,而台湾是其中的核心安全挑战,正如美国安全官员所宣称的,那么美国应应将更多的军事力量部署至该地区,而非将资源分散到其他战区。
美国在中东冲突中加大参与的战略现实将会妨碍其提升对亚洲的关注。
即便美国口口声声强调重视亚洲,但在被卷入中东泥潭的情况下,这一承诺将失去威慑力。
总体而言,尽管台湾海峡存在冲突的实际风险,但并没有显著的即时风险。地区各国若能团结一心,发声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风险或可进一步降低。
图片源于:think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