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特兰市中心的前男士西装店(地址:851 SW 6th Avenue),一个全场满座的观众在6月29日的周日早晨聆听了一场关于爱与失落的感人音乐会。
由大提琴演奏家朱尔斯·比伯(Jules Biber)和女高音丹妮尔·布欧内托(Danielle Buonaiuto)——更为人知的是二重奏演员Duo Calisto推出了一场以女性、非二元及LGBTQ+作曲家作品为主题的音乐会,成为该音乐会的主打节目。
随着Chatter PDX的呈现,该组织在波特兰的室内音乐界迅速获得重要地位,尤其关注现代音乐的演出。Chatter PDX由俄勒冈交响乐团的首席单簧管演奏家詹姆斯·希尔兹(James Shields)创立,他将这些活动称为“贝多芬教堂”,旨在营造轻松的音乐和诗歌朗读氛围。
Chatter PDX基于阿尔伯克基的Chatter ABQ,致力于每周日(无论假期与否)呈现长达一小时的精彩节目。Duo Calisto的演出是该系列的第48场,希尔兹与俄勒冈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特雷沃·菲茨帕特里克(Trevor Fitzpatrick)共同担任艺术总监。
比伯和布欧内托作为一对已婚夫妇共同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他们的履历非常出色。比伯为亨特学院的音乐系教授,同时和布欧内托共同创立了ChamberQUEER。布欧内托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歌剧与音乐厅有着丰富的演出经历,自2016年以来,她还一直是俄勒冈巴赫音乐节贝尔维克合唱团的一员。
音乐会以赫瑟·吉利根(Heather Gilligan)的《生活在光中》(Living in Light)(2014年)开场,配乐基于萨拉·提斯代尔(Sara Teasdale)的诗歌。轻盈的 cello 音色与布欧内托高亢的女声相结合,抒发了生命中的悲痛情感。尽管旋律提到了单相思和将身体归还大地的意象,整首曲子的气质却又令人愉悦。
比伯毫不松懈地演绎了卡罗琳·肖(Caroline Shaw)创作的《在你的手中》(in manus tuas)(2009年)。这首曲子的刮擦音,流畅段落和其他引人入胜的音响效果,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甚至古老的氛围;每当比伯轻声吟唱“啊”时,便更添神秘感。后来我才得知这首作品的灵感源自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的一首经文。
罗莎·克里安(Rosśa Crean)的《神秘与叹息》(Of Mysteries and Sighs)(2024年)中,比伯引入了各种奇特的音效,而布欧内托的无言歌唱(Sprechstimme)为音景增添了激动的氛围。逐渐,紧张的氛围缓和下来,化为一种慢节奏的行走感,带来了一种解脱与宁静的感觉。
演出中的灯光在克里安的作品结束后熄灭,指示观众静思片刻。灯光重新亮起后,亚当斯-桑托斯(Stephanie Adams-Santos)朗读了她的一些长诗选段,其中包括她一位朋友在加沙的诗,他提到诗歌可以成为一种转变的方式。
Duo Calisto随后回到舞台,完成了三首歌曲的演出。第一首是杰西·蒙哥马利(Jessie Montgomery)的《洛伊萨达,我的爱》(Loisaida, my love)(2016年),灵感来自波多黎各出生的诗人兼活动家宾博·里瓦斯(Bimbo Rivas)的诗歌。由于诗歌在某一段转换为西班牙语,能够在节目备注中提供文本将极为有益。
接下来是伊夫·贝格拉里安(Eve Beglarian)的《平安与跳跃》(Peace and Plunge),这两首曲子均来自于贝格拉里安为比尔·诺特(Bill Knott)的诗歌创作的旋律。乐曲中的Biber在大提琴上演奏的精致拨弦伴随着布欧内托恬淡的歌声,尤其在她歌唱“夜晚时从每颗星星落下的一滴雨”时,令人心动、陶醉。
为了调节气氛,Duo Calisto的演出以保琳·奥利维罗斯(Pauline Oliveros)的《两人喝茶》(Two for T)作为结尾(我想这是对“喝茶二人组”的调侃)。演出中利用观众提交的有趣音效建议进行即兴演奏,Biber和Buonaiuto从中挑选了三种,创造出令人捧腹的即兴表演。最搞笑的一段是模仿冰淇淋融化的声音,Buonaiuto的声音伴随着滴水与吞咽声,惹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
希尔兹和菲茨帕特里克在观众离场时认真致谢,使现场的个人触感成为Chatter PDX成功的关键,尤其在其多次爆满的演出中。
图片源于:orarts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