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电视台(CCTV)近日向外界展示了沈阳航空公司(SAC)生产设施的首次内部镜头,意外曝光了J-35隐形战斗机的身影。
在报道以新型弹射起飞的J-15T舰载战斗机为主的过程中,背景中的两架J-35战斗机显得格外显眼。
这一“意外”曝光强烈暗示J-35战斗机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并正在为中国的新型福建号航空母舰的部署做准备。
同时,该报道还突出了沈阳工厂的规模扩建,显示出北京在提升其最先进战斗机生产能力方面的雄心。
中国的J-35隐形战斗机工厂首次对外开放
7月8日,中国首次允许外界参观沈阳航空公司(SAC)的生产设施,这段图像是在CCTV网络的报道中拍摄的,标志着新闻媒体首次获准拍摄和采访该设施的内部活动。
中国有时出于过度警惕而显得喜剧化的国家安全部(MSS),一向不愿透露任何关于国防工业主要基地的活动细节,更不用说允许媒体采访。
沈阳是解放军(PLA)多个战斗机项目的生产基地。在另一篇报道中,沈阳航空公司的工厂也被展示给辽宁省省长王新伟参观。
视频展示了沈阳工厂的扩建情况,尽管报道并未对施工活动给予解释。2023年8月,沈阳航空公司发布公告,计划投资86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占地4.2平方公里的新生产基地,预计五年内完成,但关于扩建的具体细节则寥寥无几。
“如此规模的扩建意味着解放军有大计划,计划增加战斗机的生产数量,”一位曾任美国海军情报官员对《国家安全期刊》表示。
预计将会更多地生产的飞机包括隐形的第五代J-35A陆基战斗机、J-35B舰载战斗机以及老款舰载战斗机的新变种J-15。
后者经过改装,可以从弹射起飞的航空母舰上发射。这一新变种被称为“J-15T”,是CCTV报道中关注的焦点。
沈阳航空公司概况
沈阳航空公司位于中国东北部。该公司在1990年代因获得苏-27的生产许可而知名,后来又因建造一个非法反向工程复制的苏-27,称为J-11B。此后,它还制造了一种被称为J-16的苏-30MKK的复制品,在海军航空兵中服役。
在SAC的机库中至少可以看到两架最新版本的J-35战斗机,而CCTV的团队在采访一名公司代表时正好将这些隐形战机作为背景。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这架战斗机喷涂了一种新技术的锌铬绿底漆,取代了旧的黄色底漆。
该电视主持人介绍了J-15T,这款飞机被公司描述为“可以从弹射器发射的4.5代多用途战斗机”。在采访中,J-15战斗机的测试飞行员李国恩解释说,J-15T在J-15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升级,包括加厚的支撑腿、弹射牵引杆以及双轮前起落架。
他说,前起落架的能量吸收效率“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技术挑战”。因为航母的飞行甲板并非固定不动,任何舰载飞机的起落架都需设计得承受更高的着陆冲击率。
飞机必须能够将冲击能量分布到整个机身上。
搭载福建号走向海洋
李国恩解释说:“可以看到,起落架非常粗厚……我们希望在未来将这个结构做得更细更轻,因为这将使飞机的操控性更好。”
CCTV的报道未提及J-35A,但预计舰载版J-35B和J-15T将被部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三艘航空母舰——003型福建号上。中国报道该航母也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EMALS),而不是蒸汽弹射器。
与蒸汽动力弹射器或在辽宁号和山东号上使用的滑跃起飞坡道相比,EMALS系统应该能够实现更多的出动次数。该系统正在进行海试,预计年底前将投入使用。
军事评论员、前PLA教官宋忠平告诉《南华早报》,在报道中看到的J-35战斗机很可能是舰载版本。绿色底漆是一种耐腐蚀涂层,对在海上作战的飞机尤为重要。
宋忠平表示,这是第一次公开展示J-35的生产设施。
尽管将飞机展示在背景中且未提及其名称,但说明它正处于量产阶段。
在7月8日的另外一场与CCTV的采访中,J-15的首席设计师孙聪表示,中国的航空母舰现在“具备了使PLA成为‘深蓝海’海军所需的基本要素”。
孙聪表示:“战斗机的制造像手机一样,因为功能现在是基于软件的,因此系统和软件可以Separate Design,从而提升效率。”
图片源于:nationalsecurity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