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将通过北约盟国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及先进武器,并威胁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关税

自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侵略以来,美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

在总统乔·拜登任内,美国累计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总额已达到约665至669亿美元,如加上自2014年以来的援助总计近697亿美元。

军援覆盖面极为广泛,包括反坦克导弹、便携式防空导弹、多管火箭系统(HIMARS)、各型坦克、装甲车、无人机、弹药、雷达系统及大量后勤支持装备等。

美方利用总统动用拨款权55次,将价值317亿美元的军火直接从国防部库存调拨给乌克兰。

此外,美国依托遍布欧洲的全球物流网络和战略预置装备,能够迅速高效地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确保乌军在面对俄罗斯多方面突袭时具备强大防空和反坦克能力。

所有装备的价格仅反映装备的估值,实际拨款大部分留在美国境内,支持美国军工制造商,惠及宾夕法尼亚、亚利桑那和得克萨斯等防务产业大州。

根据基尔研究所数据,美国在对乌克兰的总体援助(含军事、财政与人道)上位居全球首位,援助金额达1249亿美元,但若按经济规模比例衡量,其军事援助占比仅排名全球第14,人道援助排名第29。

尽管特朗普总统政府在2025年初短暂停止了部分援助,但美国仍为乌克兰最关键的军事合作伙伴。

装备清单中包括:3套爱国者(Patriot)防空导弹系统及弹药、12套NASAMS防空导弹系统、多套HAWK中程导弹、3000余枚斯汀格导弹、21套机动雷达系统及大量炮兵装备如百余门155毫米榴弹炮及数百万炮弹、31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45辆T-72B坦克、上千辆装甲运输车及各种无人机和反无人机设备等。

报道中还指出,除美国外,近50个盟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包括多管火箭炮系统(MLRS)、长程火炮、坦克、自行火炮、防空导弹及无人机在内的大量装备。

特朗普总统于2025年7月宣布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急需的爱国者防空系统,这标志着他在对乌克兰政策上的重大转变。

特朗普强调,美国将生产并向北约盟国出售这些先进武器,并由欧洲盟友支付费用,美国政府将不直接承担转让费用。

特朗普称,一国拥有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准备将大部分设备迅速转交至战场用于乌克兰防空。

北约秘书长马克·鲁特(Mark Rutte)表示,德国、芬兰、加拿大、挪威、瑞典、英国、丹麦等多国计划参与此采购计划,强调“速度就是一切”。

德国国防部长博里斯·皮斯托留斯(Boris Pistorius)正与美国商讨细节,并表示德国已承诺为乌克兰提供两套爱国者系统,财政资金将来自各合作国家。

此次通过北约转购美国武器,将以向乌克兰提供防御性武器为主要目标,以加强对俄罗斯密集无人机及导弹袭击的防御能力。

此外,特朗普7月初曾私下要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考虑攻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俄最大城市,以“让俄方感受痛苦”,逼使普京(Vladimir Putin)就乌克兰战争谈判。

但对此类长射程攻击武器的供应尚无最终决定,相关官员则更加谨慎考虑该类装备的使用风险。

特朗普强调现阶段普京无意放弃乌克兰既定目标,他对俄罗斯领导人的信任已大大削弱,多次批评普京言行不一。

他警告,如果俄军在50天内未同意停火或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施加最高可达100%的严厉关税,包括对与俄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国家实施“二级关税”。

这将极大限制俄罗斯石油等出口市场,令其经济承压。

此前美国国会已推动立法授权总统对与俄有往来的国家和企业实施最高高达500%的关税。

特朗普指出,美国通过转让武器给北约盟友,由欧洲盟国承担支出,借此保护纳税人利益,实现“美国优先”的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感谢特朗普总统的支持,并对双方持续加强协调感到乐观。

美国白宫特别特使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7月中旬赴基辅,与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哈(Andrii Sybiha)及官方代表展开会谈,讨论军事合作及和平方案推进。

凯洛格表示美国支持“通过实力实现和平”,协助乌克兰建立“美国优先”模式,优先保障民族主权、长期安全与经济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Melania Trump)因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地区,对乌克兰局势高度关注,曾多次向总统提出对俄战争之人道影响的关切,有助于促使特朗普调整政策方向支持乌克兰。

此次武器供给安排体现出特朗普总统从此前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持谨慎态度,转而通过强化美国军工制造并推动欧洲盟友承担财政责任的方式,重启并扩大对乌克兰军事支持。

这一策略不仅满足乌克兰对高端防空系统(如爱国者导弹)的迫切需求,也释放出美国及其盟友对持续施压俄方促成谈判的决心。

与此同时,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协调明显增强,多国高层在华盛顿及欧洲密集会谈,以确保援助计划高效实施。

德国作为防空力量主力,承诺启动增购及转移爱国者系统。

法国外交部长让-诺埃尔·巴罗(Jean-Noël Barrot)也即将访问乌克兰,推动法国军事工业与乌克兰战时需求对接,开展无人机生产合作,体现欧盟内部广泛支持。

尽管美国内部关于长期支持乌克兰存有党派分歧,民众意见亦在持续波动,但截至目前包括共和党内关键人士如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在内均展现较强意愿继续军事及经济制裁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俄方持续空袭以及普京拒绝无条件停火,强化军力供应和经济压力成为推动停战谈判的重要手段。

欧洲尤其重视加速武器供应渠道,确保乌克兰军队具备防守及有效反击能力,遏制俄军攻势扩张。

同时,美国与欧洲盟友正努力完善武器调拨机制,通过北约框架实现需求精准匹配与快速交付,避免供应链瓶颈。

此次特朗普政府通过创新机制促成北约国家自行购买美国武器后再转为对乌克兰援助,明显有别于传统直接援助模式,体现“成本有效、责任共担”原则。

特朗普总统指明北约盟友必须提升自身防务责任,自行承担乌克兰援助支出,这既减轻了美国财政负担,也加强了欧洲国家自身对于区域安全的承担与认知。

总结来看,特朗普总统的新政策体现了对俄乌冲突局势的重新评估与行动调整,配合严厉经济制裁威胁,意图迫使俄罗斯在未来50天内就停火和谈判重启做出实际回应;同时通过北约武器销售计划,将先进防空和远程打击能力快速引入战场,提升乌克兰持续抵御俄罗斯空袭及导弹攻击的能力。

多方分析认为,尽管俄乌冲突仍存在不确定性,此类以区域集体防务模式为核心的援助转变,对未来提升欧洲及美军区域联动应对能力具有积极示范效应,也为实现持久和平创造战争压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