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芝加哥致命热浪30周年:教训与反思

本周标志着芝加哥地区历史上最致命的气象事件——1995年热浪——的30周年。 它导致739人丧生,至今依然是该市史上最致命的天气事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官员们分享了他们从中吸取的教训。 然而,CBS新闻芝加哥的摄影记者迪诺·皮利齐(Dino Pillizzi)对此事件有着更为个人的反思,因为他在1995年7月实时报道了这场悲剧。

皮利齐表示:“我立刻想起了它,没有意识到已经过去30年了。”

在炙热的天气中,皮利齐的初始任务是为CBS新闻芝加哥(当时称为Channel 2 News)拍摄现场,捕捉人们在北海滩享受温暖天气的画面。

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在那只是待了几个小时,就接到了去太平间的通知。”

那个时期的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皮利齐描述:“天气热而潮湿,空气停滞,呼吸起来很困难。”

他还记得,在类似州街走廊的芝加哥公共住房项目中,居民们正遭受不堪承受的苦境。

“他们没有资源来保持凉爽,公寓里没有空调。”他说。

随着热浪的持续,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太平间根本无法处理这么多尸体,所以他们带来了冰箱车,这在芝加哥美食节期间很常见。”皮利齐说。

热浪的致命性在画面中展露无遗,人们目睹了尸袋被推向库克县法医办公室的场景。

皮利齐指出:“如今我们不会展示这些。我们不会展示尸袋,但那时候情况不同。”

这对于许多报道的记者来说,都是一段情感上极具挑战性的经历,皮利齐本人也不例外。

他说:“你会有一种内疚感。不是幸存者的内疚,而是看到这么多人在受苦,我却还要侵入他们的痛苦,去拍摄这些悲惨的场景。这种感觉非常沉重。”

“知道有这么多人本不应该死亡,这让人感到非常痛心。”

在星期二,芝加哥市领导人纪念了这场致命热浪的受害者,并讨论了如何确保此类事件不会重演。 芝加哥市市长布兰登·约翰逊也出席了此活动。

芝加哥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兼环境部门专员安吉拉·托瓦尔表示:“这是一场悲剧,揭示了高温、住房不安全、种族不平等和社会孤立之间的致命交集。”

该活动在城市西侧的哥伦布公园餐厅举行,还放映了一部关于1995年热浪的2018年纪录片《煮熟:按邮政编码求生》,该片由朱迪斯·赫尔范德执导和制作。

在放映结束后,举行了一个小组讨论,探讨这场热浪的持久遗产,以及芝加哥如何积极应对极端高温带来的风险。

图片源于:cbs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