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最繁忙的港口洛杉矶港在上个月创下了创纪录的航运量,港口管理局局长塞罗卡(Seroka)却并没有松一口气。
洛杉矶港在其117年的历史上,报告了有史以来最繁忙的六月,集装箱单位达到了892,000个,较去年增长了8%。而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曾出现过9%的下降,这次的回暖格外引人关注。
然而,塞罗卡认为这种增长反映了企业在应对未来关税不确定性方面的准备,尽管如此,记录的航运量也并非全是好消息。
“尽管创纪录的成交量令人振奋,但它也突显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关税波动效应。”塞罗卡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全球供应链平台Project44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其高级产品营销总监艾瑞克·富尔顿(Eric Fullerton)对《财富》杂志表示,全球范围内从中国进口的量“高于正常水平”。
这种航运量的增加,很可能是由于特朗普(Trump)在四月份暂停关税90天,以及与中国的贸易战争逐渐缓和,导致对中国出口的关税降至30%。
塞罗卡预计,货运量在8月将再次减缓。晚夏时期通常是为即将到来的繁忙假日购物季节而进行一系列货物运输订单的结束,同时也是最新的贸易最后期限。特朗普已重申在8月1日截止日期,如果未能达成协议,将对日本和韩国征收25%的平税关税。
“我们可能会迎来一波最后的进口潮。”塞罗卡表示,“企业正在尽量在新的8月1日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更多的运输,这对于我们的港口工人、卡车司机、仓库和海洋码头来说是好消息。不过,时间的变化意味着数量的变化,以及洛杉矶港所在地的不确定性。”
六月份的航运量激增与供应链专家在三月份看到的趋势相似,当时公司提前运输以防止成本上涨,在特朗普第一次关税生效前,来自中国的进口量已经连续三周同比增长。
Project44表示,在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关税将飙升至145%之前,来自中国的进口量显著增加。
由于贸易环境仍然不确定,企业将会储备库存,以控制成本,并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或提供给供应商。
但富尔顿警告称:“库存的风险依然太大。”
为了提前运输,企业可能需要动用现金储备或贷款,而这些贷款条件可能相对优惠,但企业也可能最终要降价处理多余的库存。
尽管企业在重温这种提前运输的策略,但也进行了明显的供应链转移。一些财富500强公司能够利用其规模和与供应商的关系优势,要求供应商更换制造商,而其他公司则开始减少与中国的合作,转向越南、印尼、泰国和孟加拉国等国进行更具成本优势的制造。
明确的航运数据预计将继续呈现阶段性波动,企业尽力在持续的贸易动荡中保持灵活,伦敦商学院讲师和杜克大学企业高管教育的教师丽贝卡·霍姆克斯(Rebecca Homkes)表示。
特朗普尚未公布与中国的框架贸易协议的细节,且与墨西哥、加拿大或欧盟之间也没有迹象表明达成贸易协议。因此,霍姆克斯认为,只有在明确了中长期将保持的关税水平后,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的航运。
“我们距离这个明确的关税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霍姆克斯如是说。
图片源于: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