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阿密在人工智能经济中的崛起:如何迎接下一个技术浪潮

根据最新的布鲁金斯研究所报告,绝大多数美国城市还未准备好迎接下一波技术浪潮。

2023年,仅旧金山和圣荷西两个大都会地区就占据了所有人工智能职位招聘的13%。

这一消息无疑传达了一个趋势:在人工智能领域,富者愈富,大多数城市仍在旁观。

然而,迈阿密却不同。根据排名,迈阿密位于“明星中心”级别,距离湾区的“超级明星”仅一步之遥。

这并不是一个参与奖。在近400个美国大都市地区中,只有28个城市被评为明星中心,而迈阿密正是其中之一。

这意味着什么呢?根据《绘制人工智能经济:哪些地区准备迎接下一次技术飞跃?》的报告,明星中心是那些在人才、创新和采用这三大人工智能增长支柱上表现真实强劲的地区。

迈阿密虽然尚未像湾区那样在排行榜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凭借其增长势头和基础设施,已经在国家图景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布鲁金斯的研究人员马克·穆罗和施里亚·梅图卡帕利明确表明,保持在第二个层级并不是目标。

超级明星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

如果像迈阿密这样的城市希望缩小这一差距,需要迅速且聪明的行动。

布鲁金斯的行动指南很明确,迈阿密似乎正在认真阅读这个指南。

在排名之外,布鲁金斯还为明星中心城市如何提升人工智能能力提供了一份路线图。

让我们看看迈阿密的情况如何。

第一,人才:迈阿密的人才库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正在成长。

穆罗在与Refresh Miami的交流中提到,迈阿密地区大约有3620个拥有人工智能技能的个人,这一数字与顶级科技中心相比仍然较小。

报告中提到,计算机科学/工程领域的博士生人数只有872名,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远远不够。

布鲁金斯强调,必须拓展本地的培训,不仅限于学术界,还应该在劳动力和社区环境中进行。

这就是迈阿密人工智能中心(Miami AI Hub)发挥作用的地方。

该中心现已成为eMerge Americas的一部分,旨在帮助更多人构建、使用和理解人工智能,无论他们是产品经理、创意人员,还是早期职业的工程师。

它虽不是斯坦福大学,但本地化、应用性强,并且正在快速增长,这正是布鲁金斯所鼓励的方向。

第二,创新:少一些象牙塔,更加注重现实世界解决方案。

根据穆罗和梅图卡帕利的说法,迈阿密在人工智能相关专利上共计570项,获得5项联邦研发合同,且在顶级人工智能期刊上仅有8篇学术发表。

这使得其在许多以研究为重心的大都市中显得落后。

然而,创新不仅仅意味着发表论文。

像Cast AI这样的全球高管初创公司(最近筹集了1.08亿美元以提高云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方面的效率)以及Exowatt(在四月筹集了7000万美元以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提供清洁的热能)等高调初创公司正在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建立真正的商业模式。

布鲁金斯强调,商业创新的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没有顶级研究机构的城市,这正是迈阿密所处的领域。

第三,采用:一个人工智能逐渐出现在日常工作中的城市。

迈阿密的人工智能曝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约有35%的当地职位是在可能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行业中。

这一数据是布鲁金斯所跟踪的关键指标,表明这不仅仅是该地区的一个小众趋势。

同时,迈阿密还有448家初创公司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

其中包括获得820万美元融资,以建立针对受监管金融领域的AI顾问的Gail,获得4000万美元融资以扩展下一代供应链人工智能的Pelico,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法律公司更有效地营销服务的FirmPilot,以及许多其他初创公司。

布鲁金斯强调,”采用”是最难以改善的指标之一,但也是至关重要的。

迈阿密的初创生态系统正在推动这一进程,不仅通过产品,而且通过将人工智能带入更广泛的领域:金融、非营利组织、基础设施等。

那么,迈阿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布鲁金斯明确表示,要维持在明星中心的级别,光靠良好的意图还不够。

这需要持续的培训投资,不仅通过大学,还需要通过社区项目和行业主导的努力。

这还意味着要建立共享基础设施,例如为初创公司提供高性能计算或可负担的云资源。

同样重要的是,在医疗保健、物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的真实应用。

最后,报告呼吁加强大学、初创公司和市政领袖之间的更紧密合作,以确保创新不会在孤岛中发生。

迈阿密不再是科技的弱者,但也未成为领先者。

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证明一个城市能够在不试图复制硅谷的情况下,构建持久的人工智能经济。

如果有哪个城市能够应对这种变革,想必就是这个城市。

图片源于:refreshmi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