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公司已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可恢复向中国出口其专为符合出口限制而设计的H20人工智能芯片。
这一消息标志着此前由特朗普政府在今年四月实施的出口禁令的重大逆转。
黄仁勋表示,尽管中美之间在技术和贸易领域存在摩擦,但美国企业仍应积极参与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市场,促进双方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他指出,中国拥有全球约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且该市场具有巨大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黄仁勋此前曾多次向美国政府游说,强调持续对中国出口APU芯片的重要性,认为出口限制不仅削弱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可能加速中国自主研发替代技术的发展,最终不利于美国的全球技术领导地位。
此次获批恢复出口,不仅有助于公司弥补此前因禁令产生的巨大财务损失——包括40多亿美元的库存减记和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损失,还被视为中美近期贸易谈判中积极信号的体现。
今年第一财季,英伟达因H20芯片无法出口中国遭遇了重大的经营逆风,公司因库存饱和计提了约45亿美元的减值准备,并预计未来数季度将面临高达8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损失。
尽管如此,公司数据中心业务依然实现强劲增长,财报显示业务多元化策略奏效。
英伟达还公布了为中国市场特别设计的RTX PRO图形处理单元,采用符合美国出口法规的新标准,定位智能工厂和机器人培训等应用场景,彰显其继续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决心。
中美两国近期围绕稀土资源和高科技出口政策展开系列谈判,对放宽半导体出口限制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强调,美国并未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芯片,而是通过控制出口让中国对于美国技术存在依赖,以确保在技术竞赛中保持领先。
他提出,向中国出口如H20这类第四代芯片,有助于保持美国在芯片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在中国,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和腾讯已开始通过英伟达认可的供应商名单申请采购H20芯片,显示国内AI计算需求旺盛且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AMD也宣布其面向中国市场的MI308人工智能芯片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入审批阶段,预计不久后也将恢复出货,进一步表明美国政府在芯片出口政策上的调整趋势。
黄仁勋在北京举行的供应链博览会上高度评价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特别提及DeepSeek、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企业发布的优秀开源人工智能模型,认为中国支持开放技术的做法有利于全球人工智能的整体进步和安全协同。
此外,他强调开放源码对于制定国际AI安全标准和促进跨国合作至关重要。
此次政策反转引发美国国内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多位国会议员对此表示担忧,要求商务部明确许可标准及受众,并防止敏感技术流入中国军工系统。
对此,黄仁勋回应称公司并不控制政策制定,而是发挥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持续向政府传递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和实际业务需求,尊重并配合相关法规执行。
核心在于,英伟达等美国科技企业在全球AI竞赛中的关键地位促使双方在技术管控与市场开放之间寻求平衡。
此次恢复向中国销售H20芯片,有望使英伟达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领先优势,并推动包括半导体上下游产业在内的全球供应链稳定与合作。
同时,对中国而言,获得高性能计算力有助于其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发展,但受限于技术限制和监管审核,性能和数量仍存在上限。
展望未来,英伟达将继续依托其在GPU设计和AI软件生态(如CUDA平台)的领先优势,通过兼顾合规性与创新力的产品路线,拓展在中国及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中美关系虽面临复杂变局,但科技领域的互动双方均意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芯片供应政策的发展,将成为影响两国高技术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综上所述,英伟达此次获得向中国重新出口H20芯片的授权,不仅缓解了公司当前的财务压力,更彰显了其兼顾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环境的战略智慧。
CEO黄仁勋的频繁往返于华盛顿及北京之间,体现了全球科技领军企业在国家政策与市场机遇中的重要角色,也预示着未来高科技贸易政策仍将成为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