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初揭晓以来,玩家们一直在问,《唐老鸭环游记》是否是任天堂Switch 2所需的类似《超级马里奥:奥德赛》的冒险游戏。根据早期的评价,这款游戏或许真的能满足这个期待。
《唐老鸭环游记》在各大媒体中赢得了极高的评价与完美评分,这可能是粉丝们期待已久的唐老鸭续集。游戏围绕可摧毁的地图和基于收集的变形构建,展现了经典的任天堂3D平台游戏特性,同时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新颖的进化,以充分利用当前最强大的游戏主机。
该游戏由《超级马里奥:奥德赛》团队成员开发,正如预告片和任天堂的深度视频中所展示的,五彩斑斓的景观、多样的机制和精彩的首领战斗在游戏中层出不穷。经过20多小时的冒险,早期的评测显示出这种精神贯穿始终。
目前,《唐老鸭环游记》在Metacritic和OpenCritic上的评分达到91分,许多媒体给予了其完美的10/10分评分,如IGN称其为“真正的突破”,Inverse称其为“定义流派的作品”,而《华盛顿邮报》则称其为“完美体现了任天堂游戏设计理念”。即便是一些评价较保守的媒体,如Eurogamer(“偶尔会让人感到迷失”)、VGC(“在设计上可能会显得有些流水线”)、《卫报》(“不确定《环游记》是否能与《马里奥:奥德赛》媲美”),评分也未低于80分。
一些评论家认为,《唐老鸭环游记》充分展现了任天堂的玩乐设计理念,但也有评论者希望看到游戏的一些玩法,例如唐老鸭的强大变身,能够被更加深入地探索。共识似乎是游戏结尾的表现远比开头要强,尽管广大开放空间和细致的关卡破坏令人印象深刻,但游戏的总体表现还算令人满意,尽管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明显的帧率下降和其他视觉缺陷,尤其是在底座模式下。
IGN评论道,
“《环游记》在20多个小时的游戏中不断带来新意。我惊讶于在深入游戏后所展现出的巧妙设计。在这个世界中,有很多不同的材料类型构成,所有这些材料之间都有特定的交互规律。举个简单的例子,冰块扔到熔岩上会形成坚硬的岩石平台,但随着你不断推进,这些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会变得更加复杂,了解这些关系并利用它们来解决越来越智能的难题是极为令人满意的。” — 罗根·普兰特
GameSpot也指出,
“《唐老鸭环游记》为唐老鸭带来了一个新的开始,与《唐老鸭乡村》的风格截然不同。游戏专注于可破坏性,捕捉到唐老鸭与其他平台角色的独特之处——他那巨大的力量,并给予他一个可爱的助手,赋予游戏意外的情感深度。作为Switch 2的首发阵容之一,它很好地填补了任天堂标志性的单人冒险游戏的空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款独立游戏,它本身就是一款出色的作品,值得与《马里奥:奥德赛》等其他任天堂的佳作并列。” — 史蒂夫·瓦茨
而Eurogamer的评论也很有意思,
“要准确概括我对《唐老鸭环游记》的感受,几乎必须从结尾开始。这里没有剧透,但我想说这款游戏有着任天堂游戏中最优秀的结尾之一。随着故事线索和实验性的机械演变喜悦地层层叠加,肾上腺素的激增让人难以抑制。游戏在急剧向结尾推进时,令人难以不露出灿烂的笑容。” — 亚历克斯·唐纳森
《卫报》指出,
“在这些后期阶段唯一的失误就是变身机制的过于强大。这些动物变身赋予唐老鸭速度、飞行、力量等能力,而在专门为它们设计的挑战或关卡中,这些能力表现得相当出色。然而当它们被再次应用于早期阶段收集物品时,这些变身却能轻而易举地让你获胜,削弱了任天堂平台游戏设计的巧妙。” — 马修·卡斯尔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
“《环游记》是任天堂20多年来开发的首款唐老鸭游戏,现在由创作了2017年获奖作品《超级马里奥:奥德赛》的团队负责。游戏吸取了马里奥的标志性变身能力,而唐老鸭则可以变身为诸如飞行(鸵鸟)、穿透钢铁(大猩猩)和无重量地在薄冰上冲刺(斑马)等不同动物形态。虽然这些能力的使用受到有限的能量计制约,但某些部分允许延长使用时间。游戏要求玩家充分利用所有这些形态时,它的乐趣便达到巅峰,成为机制与玩家反应的交响曲。” — 基因·帕克
Inverse的一位评论者则提到,
“在《唐老鸭环游记》中,有一个时刻让我感到如同第一次看到《蒙娜丽莎》的启示。当我简单地击打山体,最终落在一个香蕉宝石上时,身后则是一段冗长的跳跃谜题。我毫无顾忌的破坏让我得以顺利逃离一整道难关,眼前的可能性似乎是无尽的。” — 海斯·麦德森
Gamesradar补充道,
“摧毁事物是乐趣所在,而《唐老鸭环游记》比我玩过的任何其他游戏都更好地理解这一事实。去忘掉‘看到那座山?你可以去那里。’ 现在是‘看到那座山?你可以摧毁它。’ 《环游记》的破坏不仅仅是针对‘我的世界’一代的花哨噱头,而是任天堂多年来最佳创新之一。” — 达斯汀·贝利
The Verge认为,
“《环游记》是个爸爸游戏,就像《最后生还者》也是一个爸爸游戏。相同的世界旅行冒险,一个强壮的人保护着一个强大的小女孩。但与《最后生还者》逼迫你对所有死亡的人产生悲伤情感不同,《环游记》则提出了一个稍微不同的替代问题——如果你能用自己的力量去破坏而不是成为坏人会怎么样?唐老鸭常常微笑,人民乐于见到他。刚提到的那块岩石?当你击打它或任何NPC时,它会变成一个击掌回馈。所有的破坏都是受欢迎的,因为它帮助恢复了世界。” — 阿什·帕里什
在性能分析方面,Digital Foundry认为,
“手持模式下的图像质量远好于底座模式。然而,性能则显得更有趣。在《唐老鸭环游记》的直接呈现中,我们见到了很多慢动作情况。不幸的是,这些情况并没有完全消除,而是稍微改善。在以这种方式出现时比较不寻常。大多数时间,掉帧并不是持续的,而是在特定的动画期间,比如拾起一根香蕉或在某些镜头切换时。这有点令人分心,但整体并未太影响游戏过程,这很好。我这么说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掉帧比较严重且保持不变,比如某个boss战斗时帧率一直降到30帧,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看起来有些生硬的破坏效果更显得糟糕。” — 约翰·林纳曼
而VGC的评论则提出,
“字幕结束时,变身的设计有时会让人觉得是诸多创意之一,然而并未真正被深入开发。例如,在某个时刻,游戏的玩法似乎通过分支路径得到扩展,但却未再被使用。同样,一些独特的点子在提出后,也从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就《唐老鸭环游记》的整体而言,若深入挖掘细节,总能发现它的构造问题。但综合来看,整个冒险体验确实超越了其部分的总和。即便如此,在它的进程中,时刻的乐趣让我愉快不已。虽然我注意到许多设计缺陷可能本可以更好地执行。” — 安迪·罗宾逊
最后,The Gamer 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
“需要再提及到与《阿斯特罗小子》的比较,再联想到《超级马里奥:奥德赛》。在《阿斯特罗小子》的最后一关,游戏给了你一个全新的能力。游戏一直在不断地抛出旧的创意并加以替换,每一次都让你惊叹于它们的源源不断。当你在《唐老鸭环游记》的后期获得新创意时,你会有一种‘哦,我们早该早点得到这个,那本会让一切变得更好’的感觉。” — 斯泰西·汉莉
综上所述,《唐老鸭环游记》似乎具备成为任天堂下一个巨大成功的所有要素,可望在新的平台上重新定义经典角色的冒险。
图片源于:kota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