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在华投资计划创新低 信心受打击
根据美国中国商务委员会(USCBC)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尽管美国企业普遍认为中国市场对其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但今年美国企业在华新投资计划创历史新低,仅不到一半企业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报告指出,面临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特别是国内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问题,美国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包括稀土磁铁和先进芯片采取的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营收下滑和客户信任破裂的问题。
约40%的参与调查的美国公司报告其受出口管制影响,反映在销售损失及声誉风险方面。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虽获政府批准恢复部分芯片对华销售,但更先进芯片依然受限。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企业今年无任何投资计划,创新高比例表明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担忧正加深。
此外,计划将业务转移出中国的企业比例达27%,同比增加八个百分点。
令人关注的是,以往严重关切的知识产权风险和市场准入问题不再进入今年企业前五大难题,出现这一现象并非源于中国监管环境改善,而是反映新出台的美国政策对业务构成同等挑战。
特朗普政府扩大关税战 涉及医药半导体等关键行业
7月初,特朗普总统宣布将于8月1日对包括制药和半导体在内的多个行业商品加征关税,制定了“对等”征税时间表,药品进口关税可能起步较低,并给予企业一年时间将生产移回美国,随后关税将大幅提高。
半导体关税则因涉及电子设备芯片,预计实施程序相对简便。
此举加剧全球贸易紧张态势,影响诸多跨国企业如礼来、辉瑞、默克等药企及芯片制造商和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因生产成本上涨承受价格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对巴西启动了贸易调查,将于8月1日起对该国商品加征50%关税,以应对美国认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和监管政策。
巴西政府正积极与美国协商,寻求推迟关税实施并避免贸易冲突升级。
对印尼与越南搏弈 贸易协定紧锣密鼓推进
特朗普政府与印尼达成贸易初步协议,印尼出口美国商品的关税将从先前通知的32%下调至19%,印尼则承诺大量采购美国产能源、农产品和波音飞机。
尽管印尼承受了不小压力,但对未来乐观,并强调保护本国工人利益。
美国对越南的预期交易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关税有望从46%降至20%,对通过越南转运中国商品还设置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
欧盟、加拿大等贸易伙伴准备报复措施 谈判面临新挑战
欧盟对美国计划8月1日实施的30%关税表示强烈关切,强调此举或终结跨大西洋正常贸易。
欧盟已制定规模达840亿美元的报复清单,涵盖波音飞机、波旁威士忌以及汽车等多个产品。
加拿大也面临35%关税威胁,汽车行业投资受影响,许多企业暂停或取消投资计划。
美国贸易顾问及企业界人士警示,关税实质上变相为企业和消费者征税,将阻碍经济增长和就业复苏。
专家指出,复杂且多变的关税环境导致企业对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感受到生存压力,部分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以缓解成本压力,海外生产转回美国的现实障碍依旧显著。
个案观察:本土制造商抓住“关税优势”实现扩张
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的烟雾无排放火坑制造商Breeo,在COVID-19疫情期间借助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商渠道快速增长,疫情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制造竞争对手实施高额关税,使其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公司今年预计收入将达到4000万美元,并计划进行扩建,增加产能和就业岗位。
公司负责人表示,关税为美国制造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促进本地工业发展。
另一方面,巴西副总统盖拉尔多·阿尔克明(Geraldo Alckmin)与工业及农业部门领导人积极磋商,寻求通过外交途径避免美国对巴西施加50%关税。
各行业代表强调关税可能导致肉类、水果和咖啡等产品出口面临严峻考验,也会影响就业。
阿尔克明呼吁尽快达成协议,避免市场和供应链受到破坏。
消费者价格指数异动 关税通胀压力显现
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高于5月2.4%,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也出现温和上涨,反映关税对消费品价格开始施压。
经济学家预期在未来数月内,关税与供应链紧张共同推高通胀。
企业定价策略受质疑 多数零售商获利未减
尽管诸多零售巨头声称因关税被迫涨价,但有分析显示许多公司利用关税为借口提高利润率,涨价范围远超实际涉及关税的商品种类。
前沃尔玛首席执行官也曾表示,企业具备吸收关税成本的能力,同时维持利润增长。
消费者调查反映出对零售商此类行为的普遍不满,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遏制人为提价行为。
产业链触动深远 汽车与制造业面临挑战
加拿大安大略省汽车行业调查显示,因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多数企业暂停投资,销售下降,供应链重组成为新常态。
制造业投资减少或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就业带来消极影响。
美国企业界呼吁政策制定者关注这一问题,避免贸易摩擦造成更大经济损害。
进一步的贸易调查和关税推动美国全球贸易政策更趋强硬,对中、巴、印尼、越南等多国出口构成压力。
各国政府和企业均承受着适应这一新环境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通过谈判和多边协调,防止贸易冲突升级为持续性的全球经济危机。
展望未来,随着诸多贸易协定搁浅或难产,中美关系矛盾继续加剧,企业普遍预期政策和市场层面仍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产业界和国际社会均期待尽早达成务实共识,实现贸易稳定和经济增长。
(本文综合多方调研报告及相关新闻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