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对华战略中失去地盘的警告

一份由美国民主党成员撰写的报告警告称,由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退出国际舞台以及其交易式的外交政策,美国正在失去对中国的战略优势。

报告回顾了特朗普就职前六个月,警告称他的任期“显著削弱”了华盛顿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报告强调了美国国务院的人员削减以及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美国全球媒体署的“混乱削减”——这些机构负责监督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这一切的举动都削弱了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此外,报告指出,中国被视为“具有长期战略,旨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先超级大国”的“战略挑战”。

美国参议员珍妮·沙欣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特朗普总统撤退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攻击盟友,削减美国的外交工具,拥抱对手时,中国正在建立影响力、扩展关系,并重塑全球秩序以其利益为重。”

根据报告,由于特朗普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等全球倡议而造成的真空,中国已开始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增加海外资金和扩大外交足迹来增强其影响力。

特朗普的贸易战也对“盟友和经济伙伴关系”造成了损害,推动即便是美国的紧密盟友朝向中国靠拢,报告指出。

民主党人的这一警告,与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舆论调查报告相呼应,指出全球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根据调查,15个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有所改善,包括墨西哥、南非、土耳其、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而与去年相比,这些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明显提升。

尽管全球对中国的总体印象仍然较为负面——中位数54%的受访者报告对中国持不良看法——但中国如今被视为全球经济实力的第一名,对美国微弱领先。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41%的受访者认为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首席经济体”,而只有39%的人选择美国。

在10个高收入国家中——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韩国、西班牙、瑞典和英国——对美国的好感仅有35%,较2024年的51%显著下降,关键的亚太盟友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民众对美国的情感更是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

在这10个高收入国家中,中国的好感度从2024年的23%上升到2025年的32%。

高收入国家对美国总统的信任度也大幅下降,从2024年美国总统乔·拜登在任时的53%降至特朗普回归白宫后的22%。

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略低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支持率,后者的支持率从2024年的17%略回升至2025年的24%。

政权间隔的贸易战在亚洲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怀疑与不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科学副教授张延晖表示。

“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合作与中国似乎成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张对阿尔贾泽拉表示。

“然而,对美国关税缺乏强有力的反应,同样反映了一个现实: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体都意识到,他们无法在不与美国经济合作的情况下生存,尽管他们可能非常不喜爱这一点。”

布鲁塞尔危机集团东北亚高级分析师威廉·杨表示,面对美国带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包括亚太地区的紧密盟友,正试图通过加大高层双边交流,与中国实现关系稳定。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包括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和印度外交部长斯布拉哈曼亚·贾伊尚卡等众多美国盟友的领导人都相继访问了中国,最近他们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会晤。

今年早些时候,习近平还接待了新加坡、全球和西班牙的总理以及巴西的总统。

“尽管人们对中国某些做法,尤其是安全领域,仍存在根本性的担忧,但为了更好地应对特朗普政府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些国家认为有必要与中国实现关系稳定。”杨说。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中国的看法略有改善。”

图片源于:aljaze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