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多域协同与革新军规是突破A2/AD防御的关键

在德国威斯巴登举行的2025年LANDEURO会议上,军方专家围绕“打破杀伤链条”展开深入讨论,强调面对日益复杂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系统,传统军事手段已难以突破,有赖于多域融合的协同作战、人工智能驱动的决策支持及无人系统的广泛应用。

此次会议集中探讨如何通过破坏敌方侦察、目标定位及作战能力,实现对敌方防御体系的有效瓦解。

A2/AD能力已成为现代军事行动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构筑拒止区域阻断对手自由进出战场。

会议专家一致认为,应通过缩短从目标发现到击毁的周期,实现多域战场上的“效果同步”,利用多支力量同时发起协调攻击,以此压制并穿透敌方防线。

美国陆军56剧场多域指挥官Stephen Carpenter准将指出,实现“纵深融合”至关重要。

他强调,正确实施多域融合不仅能为空军开辟地面支援窗口,也能使盟军合力形成对敌方难以抵御的压力。

这种融合不仅限于美军内部,更应扩大到北约及其盟友,实现跨军种、跨技术领域的无缝衔接。

例如,实时情报共享、网络与电子战的同步配合、无人系统在侦察、电子干扰乃至直接攻击中的运用,都是构筑多域合成打击力的重要方式。

陆军联合兵种主任Richard Creed上校(退役)强调,人为协同和程序同步在联盟作战中扮演基础性角色。

虽然现代战争对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军队间的人际熟悉与作战程序协调同样重要,这也是制定并更新作战条令的关键所在。

Creed介绍,自2014年以来,美军便开始着手更新多域作战相关条令,他所在的兵种条令司令部正不断调整条令,确保其涵盖空间、网络、电子战及防空等现代作战领域,推动陆军、联合部队及北约之间条令的一致性,提高联盟陆战部队的协同效能。

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及全球安全态势的演变,Creed提到条令修订需保持快速响应能力,缩短更新周期,确保作战理论紧贴实战需求。

他指出,保持北约成员国陆军作战理念一致十分关键,“我们每天一起训练、交流,目的是统一语言和认知,确保所用词汇在联盟间意义相同。

德国空军防空专家、空中航天巨头空客国防航天公司数字与网络主管Harald Manheim则强调军工产业与军队间建立信任与协作的重要性。

Manheim回顾了其作为MIM-104爱国者导弹系统操作员的经历,指出了解彼此能力有助于互信构建。

他透露,欧洲防务预算正在提高,工业界需求旺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家紧缺,诚邀退役军人加入相关产业,共同推动战场技术现代化。

Manheim认为,当前的战场需要通过桥接现有系统实现全方位互动,并大量生产弹药,更新遗留装备,推动“软件定义防御”成为未来趋势,实现高速、互操作及跨盟军的有效通信。

Carpenter准将详细介绍了56多域指挥部的核心任务及结构。

该指挥部整合战区内的指挥控制中心、野战火炮部队、多国合作演习与情报收集等能力,致力于破解对手的整合防空导弹系统和协同火力体系。

他强调,通过反复针对战争及区域应急的实战演习,士兵得以锻炼领导能力,熟悉信息架构及目标处理机制,从而在战时快速“发现、定位、摧毁”敌方目标,为联盟营造致胜机会。

56指挥部还承担着包括名为“动态前线”的多国联合演习,涵盖16个国家的纵深作战网,实现跨五国的多维数据共享。

Carpenter坦言,语言和条令上的差异极大增加了多国协同的复杂性,“不同国家会使用不同的战术语言和表述方式,若不统一这套语言,复杂的作战需求更难落实。

”联合兵种层面的目标设定及情报管理必须建立在共享共识基础之上,为指挥官提供迅速、准确的态势图以支持风险决策。

Carpenter还提到了美陆军变革计划,通过将原56野战炮兵司令部与第二多域任务部队合并,打造更具实时靶标处理能力的综合性多域指挥机构,涵盖指挥控制、野战炮兵、火力支援及情报优势等多个职能,为北约和多域任务提供层级叠加的作战效能。

综合来看,此次会议传递出的共同讯息是:面对A2/AD等现代战场严峻挑战,单一军种及传统作战体系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依托多域融合、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及条令共享,构筑综合且敏捷的联盟作战架构。

同时,军工产业与军事协作的联动、人员培训和领导力建设也是战略成功的基石。

Carpenter高度评价当前军改和技术创新浪潮,认为这是“令人激动的时代”,优先布局人才培养、训练体系和战斗架构是未来胜利的保证。

随着敌方防御能力日益复杂化,多域作战理念和条令的不断演进,将成为确保美军、北约及盟军在全球战略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