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cnbc.com/2024/12/05/chinas-stimulus-measures-are-just-trickling-through-the-economy.html
上个月,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和社交媒体运营商腾讯的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发表了相似的评论,表示刺激政策需要时间才能转化为增长。
“虽然正面的影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并进一步扩展到更多消费类别,但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将逐渐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的支持,并激励消费支出,为我们的业务带来更多增长机会,”美团首席财务官兼高级副总裁陈少辉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如是说道。
在上周五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刺激措施的影响时,食品配送巨头美团仅表示其新旅游预订业务的平均酒店订单价值在10月份与前几个月相比下降幅度较小,按年计算。
自北京于九月底开始宣布刺激措施以来,房地产、制造业等领域的增长已有所改善。
然而,几周来,企业在分享展望时仍保持谨慎的态度。
中国最新促进增长的努力尚未产生广泛的影响,数据显示和公司业绩表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会很快恢复强劲增长。
刺激措施的加码旨在实现今年大约5%的官方增长目标,并在明年保持类似的步伐,同时防止金融不稳定,Teneo的董事总经理Gabriel Wildau在周一的备忘录中表示。
他认为,经济的语气表明“科技自给自足和国家安全仍然是中国的首要任务。”
“展望未来,我们的消息来源预计到2025年的刺激措施将逐步、以数据为导向地释放,”Wildau说道。
“‘适度即可’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将是指导原则。”
11月份的初步经济指标进一步证实了增长正在改善,但并非爆发式增长。
根据LSEG数据,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工厂活动进一步扩张,达到51.5,这是自6月份以来的最高读数。
官方PMI为50.3,也是自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11月份的零售销售和工业数据将于12月16日公布。
财新对制造业劳动力的衡量显示,11月份就业连续第三个月收缩。
这表明“经济刺激的效果尚未在劳动力市场上显现,企业对扩展劳动力的信心需要增强,”财新智库的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虽然经济下滑似乎正在触底,但仍需进一步巩固,”王喆指出,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风险依然存在。
美国在周一再次发布了一轮限制措施,旨在压制中国芯片制造商。
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周宣布将对他上任后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
“随着地缘政治温度的上升,市场只会愈加渴望更多的刺激,”根据美国咨询公司中国贝壳书发布的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报告。
该公司在11月14日至26日间对1502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尽管服务消费广泛疲软,零售支出和住宅销售相比去年有所改善。
报告还指出,借款增多的受访者比例达到了自2022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需求有所回升。
“北京的刺激措施鼓励企业本月走出边缘,但如果没有额外支持的承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续。”
中国财政部表示,明年可能会有更多财政支持。
投资者也在关注中国通常在12月中旬举行的年度经济规划会议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