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412/1325175.s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辽宁舰与山东舰于2024年秋季在南海进行首次双航母编队演习。
航母作为中国这一大国的重要战略平台,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territorial integrity 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三艘航母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向蓝水海军迈出了自信的步伐。
中国航母项目在2024年的一大亮点是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进入海试阶段。
福建舰于5月1日从上海江南造船厂驶出,经过八天的海试后于5月8日返回造船厂。
在为期八天的海试中,福建舰测试了其推进和电气系统等设备,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新华社当时报道称。
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是中国首艘使用弹射器的自主建造的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配备电磁弹射和拦阻装置。
自其首次航行以来,福建舰截至12月已经进行过五次海试。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12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媒体关于福建舰是否在最近的海试后返回港口的提问作出了回应。
他表示,福建舰的海试是其建设过程中的标准部分,后续的海试将随着建设进展而进行。
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对全球时报表示,福建舰海试的频率和强度都获得了高度认可,未来会有更多的海试,以测试航母上的新技术,并确保其尽快具备作战能力。
宋表示,未来的海试预计将会包括飞机的起降测试以及与其他舰艇的配合。
中国航母项目在2024年的另一个重要亮点是长久期待的双航母编队首次实战演练。
中国航母辽宁舰与山东舰于10月31日在南海进行首次双航母编队演习,新华社引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消息称。
辽宁舰于2012年9月服役,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而山东舰是中国第二艘航母,首艘国产航母,于2019年12月正式服役。
北京航空知识杂志的主编王亚男告诉全球时报,双航母编队不仅是两个航母编队的简单叠加,还能够开展更多样化和复杂的任务。
两艘航母可以共享一些防御和侦察力量,而每艘航母可以专注于更具体的角色。
例如,某一艘航母专注于对陆打击,而另一艘则专注于空中防御和空中优越性,王说。
首次双航母演习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演习。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航母可以携带的战斗机。
在2024年11月于中国南方广东省珠海举办的中国航展上,中国首次披露三种新型舰载固定翼飞机:J-15T战斗机,经过升级的与弹射器兼容的战斗机;J-15D电子战飞机和J-35隐身战斗机。
根据新华社报道称,J-15T可进行弹射起飞和反向指挥,已经证明其在福建航母上进行起降操作的初步准备情况。
军事专家曹卫东表示,一旦编入服役,福建将通过与J-15T的协同作战迅速获得作战能力。
中国军事专家张召忠对全球时报表示,J-15T也升级了拥有更远探测距离的雷达。
这也将使J-15T能够发射具有更远射程的空对空导弹。
关于J-15D,张表示它是一种专门为航母设计的电子战飞机,是航母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指出,J-15D具有强大的电子干扰和压制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化海战中尤为重要。
在2024年中国航展上,J-35A隐身战斗机已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空军,但在展览大厅中仅展示了J-35舰载战斗机的模型。
J-15的总设计师孙聪在2024年航展新闻发布会上确认,除了J-15,J-35也将成为舰载机,中央电视台于11月12日报道。
军事专家宋表示,J-35未来不仅可能操作于福建舰,也可能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服役。它将与J-15形成组合,类似于美国F-35与F/A-18E/F的组合。
“J-35的最大优势是其隐身能力。它具有强大的对地和对空作战能力,J-15与其组合能够产生最大效能”,宋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解放军海军的航母进行了多次演习,包括在南海的双航母编队演习,以及围绕台湾岛进行的“联合剑-2024B”演习,坚决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
在10月14日的“联合剑-2024B”演习中,解放军东部战区指挥部调动辽宁航母编队进行演习,并与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等部队联合进行舰机协同、联合作战及海陆目标打击演练,演习的地点为台湾东部的海域和空域,李锡东在此时向新华社表示。
演习旨在检验各军种在岛链内外集成作战的联合作战能力。
李早前表示,此次演习是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有力威慑,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的合法而必要的行动。
东部战区的李发言人表示,辽宁舰控制了一个关键的战略咽喉,形成了一道坚实的海上防线。
航母构成有效的战略局势,抵制外部干预,有效施压“台独”分裂势力。
宋表示,解放军海军现在拥有三艘航母,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能力和信心正在不断增强。
除了台湾问题外,宋表示,航母必然要驶向远海。
它们为中国维护发展利益提供了信心,这是中国建设蓝水战略海军的重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