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黄海建造结构引发韩方担忧

图片源于: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hinese-construction-risks-turning-the-yellow-sea-into-flashpoint-2025-2

中国似乎正在黄海地区建造新的结构,这一地区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

韩国担心这可能是北京宣示对这一面积达150,000平方英里的水域主权的前奏,该海域富含鱼类资源以及油气储备。

这一权力游戏将对美国产生影响。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的报道,韩国间谍卫星在12月发现了中国的结构。

报道指出,这个安装的移动钢框架直径和高度均超过50米,位于有争议的水域中。

2024年,中国在同一地区又建造了两个类似的结构,引发了韩国的抗议。

《朝鲜日报》指出:中国将这些结构称为“渔业支持设施”,并对外界的担忧表示不屑。

韩国官员认为,中国计划在该地区安装多达12个此类结构。

用“复杂”来形容这一局势实在不为过。

黄海位于中国和韩国的专属经济区(EEZ)之内。

根据国际法,专属经济区允许国家在离其海岸线200海里以内对经济资源声索管辖权。

(美国的专属经济区以430万平方英里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

中国已在南海建造多个岛屿来增强对该海域大部分区域的可疑主权主张,同时还挑战了邻国如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权利。

当被问及在黄海发现的建筑物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我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据我了解,中国与(韩国)正在推进海洋划界的谈判,并建立了海洋事务对话与合作机制。两国在海洋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

在一个渴望海洋资源的世界里,诸如石油和鱼类等资源如同埋藏的宝藏一样受到追捧,因而对专属经济区的争端并不罕见。

例如,在地中海,希腊和土耳其因能源储备而存在争端。

在这个案例中,韩国认为冲突的专属经济区之间的边界应当沿黄海中线划分。

然而,中国坚持认为,海洋边界应根据其较长的海岸线和更大的人口比例来划定,国家亚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的美国智库表明。

2001年,中国与韩国创建了临时措施区(PMZ),该区域覆盖两国重叠的专属经济区。

此措施除了划分共同的渔权和渔业管理外,还规定两国逐步限制捕鱼至各自的专属经济区。

然而,韩国长期以来一直抱怨中国渔船向韩国一侧捕鱼,导致韩国船只向中国渔民开火。

如果这只是一场捕鱼争端,黄海可能类似于英、冰之间臭名昭著的“鳕鱼战争”,这场经济冲突并未演变为战争。

但韩国及中国其他邻国担心,北京此举所觊觎的不只是在渔业资源上。

韩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牵扯到美国,后者与韩国有共同防御条约,并在韩国驻扎了28,000名驻军。

建设永久性海洋结构已成为中国声称对西太平洋主权的标志。

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中国在南海创建的人工岛屿,这些岛屿作为空中和海军基地,以此宣示北京对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声称的富矿水域的主权。

这些中国的前哨基地如同墨水斑点般扩散。例如,北京最近宣布涉及争议的斯卡伯勒礁的附近水域为领海。

实际上,这些设施在海洋上发挥的作用如同在地面上标志性存在的兵员。

黄海并没有得到如南海或中国与日本控制的岛屿间的争端那样的全球关注。

但黄海对中国至关重要,因为中国对其沿海地区抱有极大的敏感性,前韩国外交官盛焕锡在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的文章中提出这一论点。

盛焕写道:“从中国的战略角度来看,巩固其沿海防御以及扩大其可以自由行动的区域对其安全至关重要。”

在中国历史中,过去200年中丧失多次战争,以及遭到英国、日本和俄罗斯等殖民列强夺取领土,构成了心理上的敏感性。

盛焕写道:“自19世纪以来,东北亚的大多数重要战役——中国视之为其历史轨迹短暂偏离的时期——都是在黄海周边进行的。”

如果韩国及其盟友无法阻止中国在黄海建立前哨,盛焕警告称:“地区的战略平衡最终将向中国倾斜,盟友的自由行动将被限制在黄海的一小部分。”

“这种逐渐的变化首先将削弱韩国半岛西海岸重要军事资产的防御态势,随后将波及九州、冲绳,最终甚至台湾。”

迈克尔·佩克是一名国防撰稿人,他的作品曾发表在《福布斯》、《防务新闻》、《外交政策杂志》等出版物上。他在拉古尔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关注他在Twitter和LinkedIn上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