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简报:美国关税、科研人才流动和中药质量危机

图片源于:https://foreignpolicy.com/2025/02/11/china-tariffs-aluminum-steel-trump-industry/

本周的重点:美国对钢铝的关税不太可能削弱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美国的资金削减,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科研人才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并且北京似乎正在全力打压关于中国产药品质量的担忧。

欢迎来到《外交政策》的中国简报。

本周重点:美国对钢铝的关税不太可能削弱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美国资金的削减,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科研人才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并且北京似乎正在全力打压关于中国产药品质量的担忧。

美国新关税间接瞄准中国

在周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钢铝进口征收25%的关税,这是针对中国的长期贸易战的一部分。

然而,矛盾的是,由于特朗普和前总统乔·拜登实施的关税,中国几乎无钢铁或铝直接出口到美国。

不过,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加上国内的过剩生产和通货紧缩,意味着其他国家现在充斥着廉价的中国金属。

中国生产了全球54%的钢铁和近60%的铝。

一些仍然通过越南等国的转口方式最终进入美国。

因此,特朗普政府的逻辑是,如果北京无论如何通过第三国规避关税,那么真正对中国施加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对所有国家征收关税——这与拜登团队的更具针对性的做法不同。

至于是否能对中国的钢铁产业产生影响,甚至面临困难。

由于多年来实施的政策,补贴依然在推动中国的过剩生产。

在2020年前,中国 booming 的房地产行业推动了对钢铁的需求。

然而,房地产泡沫已开始破裂,国内钢铁需求随之下降。

2020年COVID-19疫情后,中国的钢铁生产仍然在上升,部分原因是经济刺激措施。

尽管价格急剧下滑,需求持续走低,钢铁产量还是在上涨。

长沙(Chángshā)等地区对于外部市场的真实需求依然迫切。

关于中国政府为何继续推动钢铁产业的发展似乎有些奇怪,特别是此前已经在努力解决过剩产能问题,包括通过大型并购进行产业整合。

钢铁行业也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这催生了升级更先进炉子的努力。

但大部分中国钢铁产业是国有的,这意味着它既依赖于政府,也对政府拥有影响力。

这一行业仅直接雇用约180万人,但它往往在地方上高度集中,整个城镇依赖于工厂。

因此,削减钢铁就业人士是一个政治敏感性问题。

而且,钢铁产业的决策还受到马克思主义怀旧情绪的影响,因为共产主义强调重工业及其所代表的国家力量。

钢铁和铝仍然代表着真正的权力,既包括工业实力,也包括军事力量。

即使失去向美国市场的间接准入权,也不太可能动摇中国在全球金属市场的影响力。

我们关注的内容

研究人员会选择中国吗?随着特朗普政府试图削减对美国科学研究的资助,中国可能会显得是一个相对有吸引力的人才目的地。

国家在许多重大科学项目上,近年来并不乏项目,从规划中的下一代超导体到年度投资十亿美元的 SinoProbe II 地球科学调查。

与美国不同,中国并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撤回对科研的支持:习近平主席关注的科学进步已成为长期目标。

在这样背景下,中国科学家越来越倾向于留在国内,而不是到国外寻求机会,尤其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出台的“中国倡议”针对华裔科学家的背景下。

然而,吸引外国人才去中国仍面临相当大的障碍。

首先,北京提供的长期移民机会非常有限,仅有一年的签证。

尽管有报告显示,这种情况可能会在科学家领域有所变化。

中国的制度环境对外国人往往也是比较敌对的,外国人在政治紧张背景下可能会面临压力,甚至遭受研究不当行为的指控。

不过,已有成功的整合案例——美国变得越不具吸引力,中国或许能通过对比显示出它的优势。

对军事泄密的打击。

中国当局最近发布了一套更加严厉的规定,关于在线分享军事相关内容的要求。

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在北京的标准下十分模糊且高度警惕间谍活动。

PLA士兵在私生活中的手机使用一直受到严格限制,直到2018年。

仍然有一个可靠的中国军事文件源:在《战争 Thunder》的游戏论坛——这是个有很多来自各国民族主义者在分享机密文件的地方。

《战争 Thunder》使用现实生活中的规格,所以分享秘密信息能够说服开发者使某些车辆在游戏中更强大。

科技与商业

中药质量危机模式。

在公众对中国产的仿制药质量的愤怒情绪持续发酵后,中央政府正全力以赴地回应抵制舆论。

政府监管部门与国家媒体均指出,医生和患者反映的药品无效问题属于个案。

这样的反驳程度表明确实存在严重危机。

中国的制药产业既盈利又具有政治影响力;在COVID-19疫情期间,行业中机会颇多的腐败现象已经常态化。

关注医疗领域的反腐活动未能对大型企业采取措施。

中国的医疗行业若产生问题将引发美国当局的担忧,因为美国定期从中国进口仿制药。

DeepSeek 的宣传。

中国实验室 DeepSeek 开发的 R1 人工智能模型引发了专家对中国媒体控制的担忧,通过展示一系列政府长期以来用于塑造或压制故事的技术。

这些包括简单否认、将某些问题呈现为外部干预或者外部批评,以及始终把中国政府视为最权威的消息来源。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行为是有意训练所得,还是根据经过中国数据训练的自然发展,因为这些数据本身也包含了类似的处理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真实的危险信息方面,R1模型表现出的限制比西方同行要少。

外交政策本周最受关注的内容

文化一瞥

在这段《梦忆桃庵》中的摘录中,17世纪的回忆录作家张岱(1597 – 约1684年)回忆了在中国杭州的西湖访问,时间是崇祯皇帝第五年的12月份——也就是1633年的1月或2月。

“疯”(chī)是张岱在这里和其他地方使用的一个重要词,它带有积极的意义——像是对某种事物的“疯狂”追求——但是对于他的船夫来说,在寒冷的雪夜出门是实实在在的“疯”了。

《湖心雪》

摘录自《梦忆桃庵》

在崇祯皇帝第五年(1633年)的年底,当我住在西湖时,下了三天大雪,湖面的虫鸣和鸟叫声都被沉寂所取代。

一天晚上,夜色渐深,我乘着小船来到湖心亭看雪,裹着皮毛,蜷缩在一个炭盆旁。

天空、云朵、山丘和湖面在雾霭中和霜冻中变得一片白色,湖面上唯一的倒影是小道的边缘、亭子的一个点、船上的一颗芥菜种子,和我们几个人的几个小点。

我们到达亭子时,看到有两个人坐在毡子上,一个侍者正在加热刚煮沸的酒。

当他们看到我时,友好地表示惊讶:“谁能想到还有人会在这里!”并把我拉过去一起喝酒。

我喝下了三大杯——他们坚持让我喝——便向他们告别,临走前问了他们的名字,结果他们原来是来访的南方游客。

当我再次回到船上时,船夫嘟囔着:“这位先生可能疯了,但我想他并不是唯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