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下降幅度远低于官方数据所示

图片源于:https://libertystreeteconomics.newyorkfed.org/2025/02/u-s-imports-from-china-have-fallen-by-less-than-u-s-data-indicate/

随着对中国的新关税再次成为头条新闻,本文旨在提供一些关于美国过去七年对中国实施多轮关税和出口限制的出口实际影响的视角。

关键结论是,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减少的幅度远低于官方统计所报道的水平。

因此,最近对中国的关税增加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比官方数据所暗示的更大的影响,特别是如果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进口的有利关税待遇被取消。

背景简介

本帖将从2018年7月开始采取的对中国的贸易行动作为起点。

当时,美国首次实施多轮关税增加。

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法定关税率从2.7%提高至17.5%,在拜登政府期间基本保持不变。

特朗普政府还对所有中国商品施加了额外的10%的关税,其中包括此前被豁免的消费者电子产品,并已结束(目前暂停的取消)对所谓的“最小价值”进口的优待,这些商品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价值低于800美元时无须征税。

下图绘制了美国与中国以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平衡演变。

自2018年以来,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赤字持续增加,部分反映了制造业生产链从中国转移到第三国的趋势。

与中国的贸易平衡有所增加或减少,这取决于选择哪个国家的数据。

这一差异是本文其余部分的重点。

为简单起见,数据仅显示与中国的贸易;如果将香港的贸易增加进去,情况也是如此。

美国的贸易赤字在广泛上升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统计处。

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平衡不包括进口的保险和运费,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盈余包括这些费用。

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并未如广泛认为的那样大幅下降

显然,一个问题是“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下降了多少?”

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下图显示了最简单、最常见的答案是“很多”。

根据美国统计数据,从2018年到2024年,中国在美国总进口中的份额从21.6%下降到13.4%。

名义价值从5050亿美元降至4390亿美元,下降了660亿美元。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已大幅下降……或者只是略微下降 来源:美国人口普查;中国海关总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统计处通过Haver和CEIC。

然而,同一图表中还显示了另一幅图景。

根据中国自己的数据,其对美国进口市场的出口份额仅下降了2.5个百分点,仅为美国数据下降幅度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中国的数据表示其出口实际上增加了912亿美元,达到5240亿美元(在疫情期间这项出口甚至更高,但此后有所下降)。

而且,从2018年到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从3750亿美元降至2950亿美元,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盈余从2780亿美元增加到3600亿美元。

这是怎么回事?

从机械层面上讲,如下图所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统计数字与中国对出口到美国的统计数字(称为“进口差额”)之间的巨大差异显而易见。

简单地说,美国所说的对中国的购买远少于中国所说的对美国的销售。

该图用实线红色区域表示该差额,用虚线红色表示2018年之前的平均差额。

明显看到,2018年开始出现了向下的转变,到2024年,平均线和观察数据之间的差异达到了1580亿美元。

与全球其他国家的较大正差额有仅部分抵消,如固线和虚线蓝色所示,数据截至2023年。

结果,在将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时,似乎有超过1000亿美元“缺失进口”流向美国,这几乎全部可以归因于中国。

美国的“缺失进口” 来源:美国人口普查;中国海关总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统计处通过Haver和CEIC。

注:红色和蓝色实线表示美国从中国和世界(不包括中国)报告的进口与这些贸易伙伴报告的对美国出口之间的差值。

虚线表示2013年至2017年的平均值。

虽然不同国家的进出口数据之间通常存在差异,但观察到中国的差异太大且持续的时间过长,无法用正常的变化或技术因素来解释。

下图显示了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在2023年的进口差额的平均值和实际值。

中国显然是一个极端的异常值,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方向的变化(从正转负,移至右下角)。

台湾和越南也出现了显著的抵消趋势,但这些变化远小于中国。

与中国的贸易差距并不是主要由通过第三国转移贸易所推动。

这种转移在美国统计中似乎得到准确反映,虽然有一些部分例外。

相反,这是一个衡量问题。

中国是一个极端异常值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统计处。

注:“差额”是指美国报告的从某国进口的数量减去该国报告的对美国出口,横轴显示2018年之前的差额的平均值,纵轴显示2023年的差额值;例如,中国的差额在2018年之前平均为+170亿美元,而在2023年几乎为-800亿美元。

爱尔兰的差额主要反映了企业税避税策略,并不相关本帖讨论内容。

中国的出口税、美国的关税和最小价值豁免扭曲了贸易情况

无法精确解释这种差异。

然而,正如本笔记2021年讨论的,涉及通过中国利用一定的增值税退税优惠获得的虚构出口,以及为减少向美国政府应交关税而对美国进口进行低报是导致这一情况的几个重要因素。

在2020年,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被高估约120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的进口被低估约550亿美元,合计约670亿美元的差距。

或许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最小价值豁免,允许货物从中国以免关税和轻文档进入美国。

该豁免的价值阈值在2016年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自那以来,结合高额关税和面向消费者商业模式的创新,促成了爆炸性的增长。

这种贸易在中国的出口统计中部分反映,但在美国的进口统计中却缺失。

下图显示了中国官方出口统计数据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估算的这类贸易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包括在美国进口统计中。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贸易正在迅速增长 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

注:标记为“中国”的线为中国海关的官方出口统计(HTS代码9804和9805),而“美国从”标记的线反映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估计。

这种贸易虽然毫不精准,但却是非常可观且快速增长的。

例如,正如近期国会研究服务处的一份报告所讨论的,美国CBP估计,在2018至2021财年,中国的最小价值出口约占美国总最小价值进口的67%。

根据CBP的数据显示,该总额大约为2000亿美元,意味着中国每年约340亿美元。

在此期间,中国官方报告对美国和香港的最小价值出口总额为210亿美元,不到CBP估算的五分之一。

中国自己的统计数字可能低估了这些贸易的数量,或者至少错误归类了目的地,但它们仍可以作为推测趋势到去年底的参考。

在美国2022至2024财年期间,中国对美国和香港的最小价值出口总额激增176%,达257亿美元,而对全世界的总额则增长136%,达886亿美元。

根据CBP最新的财年2024数据(中国的单独数据不可用),美国的总额几乎增加了50%,达到了近650亿美元。

鉴于这些趋势,似乎很有可能,美国的最小价值进口自中国增加了至少50%,甚至可能翻了一番,超过了500亿美元。

结论

本文所提供的数据说明,自2018年以来,对中国实施的关税大幅增加导致了由于私营部门为避免关税支付而造成的贸易统计扭曲。

事实上,来自中国的低值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的快速增长,使得一大笔贸易完全绕开了自2018年开始对中国实施的所有关税。

本文暗示,美国数据中似乎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缺失进口”,而且有可能至少有500亿美元可能来自这种最小价值贸易。

这表明,如果针对中国的最小价值豁免被结束,而中国卖家不削减其出口价格以减少利润,最近增加的10个百分点的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可能会产生比眼前更大的后果。

例如,从中国的在线零售网站购买的一件毛衣,其价格上升的幅度将取决于商家是否抵消新的33.5%的关税(16%一般关税加上2019年5%的中国进口关税再加上今年增加的10%),还未包括卖家可能因更复杂的海关程序而施加的额外处理费用。

如何引用本文:

Hunter L. Clark,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下降幅度远低于官方数据所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自由街经济学,2025年2月26日,https://libertystreeteconomics.newyorkfed.org/2025/02/u-s-imports-from-china-have-fallen-by-less-than-u-s-data-indicate/。

免责声明

本文中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们)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或美联储系统的立场。

任何错误或遗漏均由作者(们)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