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范围 包括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

图片源于:https://www.lw.com/en/insights/china-expands-its-national-carbon-emission-trading-scheme-to-more-industries

2025年3月26日,中国生态环境部(MEE)发布了《涵盖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该工作方案扩展了中国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全国计划)所涵盖的排放者范围,从仅包括电力行业扩大到还包括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

此扩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将中国总碳排放中受全国计划监管的部分从40%(仅电力行业)增加到60%(电力加上钢铁、水泥和铝冶炼)。

根据工作方案,中国国家计划下钢铁和水泥行业的监管温室气体(GHGs)将仅包括二氧化碳(CO2),而铝冶炼行业的监管温室气体还将包括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硫(C2F6)。

最初,在2021年,全国计划仅涵盖了电力行业,该行业占中国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40%。

最近将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计划,将增加约1500个新关键覆盖实体,涵盖额外的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排放。

这一扩展使全国计划覆盖中国总温室气体排放的60%,总排放量达到800亿吨。

生态环境部在问答环节中提到,排放者成为关键覆盖实体的门槛仍然是每年26000吨CO2e。

根据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已指示其省级分支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编制并发布各省所有关键覆盖实体的目录。

关键覆盖实体的合规义务如下:

根据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各省分支机构将与其他政府部门共同发布年度碳排放配额(CEA)分配计划(年度CEA计划)。

年度CEA计划将包括以下内容:(1)适用合规周期内每个省份的关键覆盖实体名单;(2)根据关键覆盖实体向生态环境部报告的排放量,确定将免费分配给每个关键覆盖实体的CEA数量。

根据年度CEA计划,各省份的生态环境部将把CEA分配到关键覆盖实体的注册账户中,而关键覆盖实体必须在适用的截止日期前,提交足够数量的CEA以满足全国计划下的合规义务。

此外,之前在区域试点排放交易项目中参与的电力、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关键覆盖实体将现在退出区域节目,进入全国计划。

与一些其他排放交易计划不同的是,政府不会逐步设定覆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限制。

工作方案概述了对覆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分阶段管理方法:

第一个合规周期(2024年):生态环境部将为关键覆盖实体免费分配CEA,合规周期涵盖2024年的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覆盖实体必须在2025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CEA以满足其合规义务。

随后两个合规周期(2025年和2026年):生态环境部将基于某些碳强度基准分配CEA,从而激励公司降低其产品的碳强度。

换句话说,政府不打算对总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设定硬性上限。

完善阶段(2027年后):生态环境部计划实施透明而全面的CEA分配方法,以通过限制在市场中分配的CEA总数来限制覆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并不考虑通过拍卖销售任何CEA。

因此,任何CEA交易将可能涉及关键覆盖实体收到的那些免费但不需要的CEA。

这一扩展表明,中国继续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Latham & Watkins将继续观察这一发展情况,并就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演变的动态提供见解。

感谢Yuzheng Liang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