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爱与影响:钢琴家本·史蒂文森的故事

图片源于: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505/22/WS682e8151a310a04af22c0ded.html

作者:梅周 | 来源:中国日报 | 更新日期:2025年5月22日 09:43

本·史蒂文森与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冯英(右)以及芭蕾舞大师王才俊在2018年的长城上摆姿势。

编辑注:为了讲述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际交流故事,中国日报推出”远方的朋友”系列。通过人们生动的叙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促进开放的国家。

本·史蒂文森将他1979年第一次访问中国的经历比作他为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编排的芭蕾舞:就像灰姑娘第一次在舞会上看到王子时那样,他在第一次看到中国时便爱上了这个国家。

史蒂文森是一位英国人,因其对芭蕾艺术的重要贡献而获得了英帝国优秀勋章。他的职业生涯悠长。

他在伦敦的皇家芭蕾舞团开始了舞蹈生涯,并自1971年起担当华盛顿国家芭蕾舞团、芝加哥芭蕾舞团、休斯顿芭蕾舞团以及德克萨斯州芭蕾舞剧团的艺术总监。在美国的芭蕾界,他已经工作了超过50年。

他的中国之行始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时。当时他是休斯顿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

即将年满90岁,史蒂文森不再擅长记住日期和数字。他已经不记得自己访问过中国多少次,只记得“很多次”。

但他仍然怀着温暖和柔情,记得许多次访华的细节,比如北京一座剧院的自动帘幕和长城上的肯德基炸鸡野餐。

他记得在北京外的一座寺庙与一位97岁的和尚交谈,这位和尚多年前曾在牛津受教育。他记得在北京骑着刹车坏掉的自行车时撞上了一辆公交车,笑得合不拢嘴。他还记得一次美味的午餐,餐厅为他烹饪了他自己钓上来的鱼。

当他从德克萨斯州的沃思堡来到休斯顿,参加自己编排的《睡美人》的首演时,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回顾了那些难忘的回忆。

第一次的中国之行是通过欧洲,经几次停留后抵达北京。

“我们在北京的一个田野里降落,行李被扔到了草地上。我们必须把它们抬进一个小屋。现在的北京机场是世界上最华丽的机场。”史蒂文森说道。

“但那是最美好的时光,因为那些简单的事情最让人惊奇。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我去中国的最爱时光,最初的那几年。”

在那次旅行中,史蒂文森参观了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当时称为中央芭蕾舞团)。他与传奇舞者戴爱莲以及当时的学院院长陈君青交了朋友,多年来还结识了许多其他人。

史蒂文森在第一次访问北京舞蹈学院时授课。他之后多次返回教授。他深受学生们的技术水平和学习新技术及理念的热情所感动。最终,他提议邀请两名学生来休斯顿芭蕾舞团进行夏季培训,这标志着美国与中国之间首批芭蕾舞演员的交流的开始。

其中一名学生李存信成为了休斯顿芭蕾舞团首位中国首席舞者。后来,曾在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李安林,1989年受史蒂文森邀请加入休斯顿芭蕾舞团,成为另一位首席舞者。

李安林与史蒂文森合作超过30年。当史蒂文森于2003年离开休斯顿芭蕾舞团担任德克萨斯州芭蕾舞剧团的艺术总监时,他邀请李安林与他一起加入,担任舞团的首席舞者。

史蒂文森非常怀念他在北京的教学时光。“当我在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时,经过两到三周的授课,班上的所有学生都会举办一个小派对。”他说。“如果有人来自某个村庄,就会有人打小鼓,或者有人唱歌。这太棒了。”

当轮到史蒂文森时,他唱了一首他从李存信那学来的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史蒂文森说:“当我唱这首歌时,他们觉得非常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