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重要演講,敦促盟國提高國防開支,並警告中國可能構成“迫在眉睫”的軍事威脅。
“我們不能掩飾,中國所構成的威脅是真實的,且可能是迫在眉睫的,”赫格塞斯表示。
這一評估標誌著美國政府的一個重大轉變,此前官員們已經幾年來主張與中國的衝突“既不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的”。
赫格塞斯所呈現的特朗普政府的地區觀點認為,國家可能需要在兩大超級大國之間作出選擇,美國的盟國應該在抵抗中國威脅方面做得更多。
“我們正為戰爭做準備,以威懾戰爭,通過力量實現和平,”赫格塞斯在演講中強調。
大會對於赫格塞斯的演講充滿期待,因各國希望更好地理解特朗普政府對該地區的政策。這次演講被視為美國對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政策指引,而赫格塞斯則是今年以來訪問該主題的最高層級官員。
有趣的是,中國並未派出國防部長參加此次會議,這是對傳統的一次偏離。前往新加坡的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告訴隨行媒體,五角大樓希望利用這一空缺,赫格塞斯在演講中提到:“我們今天早上在這裡,而另外一方卻不在。”
赫格塞斯於三月造訪了菲律賓和日本,表明特朗普政府仍將專注於該地區。儘管如此,國防部其他方面發出的信號卻相對混亂。
在今年早些時候對也門的轟炸行動中,赫格塞斯轉移了美軍的資源,將其從亞洲調整到中東。至今,五角大樓針對中國和整體印度-太平洋政策的高層提名仍然不足。
在演講中,赫格塞斯重申該地區仍是美國的“優先戰區”,這一共識在華盛頓已經維持了十年。雖然他批評拜登政府在軍事上的“延遲維護”,但他的演講主要還是延續了過去四年的政策。
赫格塞斯多次提到美國有多麼重視其盟友和夥伴,強調美國軍方將繼續向西太平洋派遣部隊。他甚至提到了一些在前任政府下開始的倡議,作為美國關注的例子。
但是,赫格塞斯對於國防開支的評論則顯得截然不同,與政府迄今為止的立場相符,他主張美國的盟友需要承擔更大的軍事負擔,而不是依賴美國長期以來在該地區的安全保障。
“我們要求,甚至可以說我們堅持,盟友和夥伴履行他們的責任,”赫格塞斯如此表示,談及其他國家的國防預算。
有一個諷刺的轉折,赫格塞斯自己亦承認,他呼籲印太地區的國家以歐洲為榜樣,後者在目睹美國對捍衛大陸的承諾出現動搖後增加了軍事開支。
近年來,從澳大利亞到日本的美國盟友已經宣布增加國防開支,儘管五角大樓當前的一些官員認為,這些承諾仍未與當前危機的嚴重性相匹配。
會議前幾天,國防部政策主管埃爾布里奇·科爾比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呼籲各國朝著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5%努力,這一目標是北約未來十年希望達成的。
“這是我們全球盟友的新的標準,尤其是亞洲,”科爾比寫道。
此外,赫格塞斯警告國家們不要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分化他們的關係,即使在不同的線路上。
“我們知道許多國家受到誘惑,想要尋求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以及與美國的防務合作。雖然這對許多國家來說是一種地理必要性,但要注意中共尋求的那種牽連所帶來的利弊,”赫格塞斯提到中國共產黨時表示。
儘管該地區許多國家更願意依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但中國同時也是它們的主要貿易夥伴,因此無法忽視。赫格塞斯的前任勞埃德·奧斯丁曾在香格里拉對話上發表演講,安撫這些國家,強調它們不需要在兩大超級大國之間選邊站。
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龍在會議的開幕講話中警告,應對這一政策進行改變。
“當前最大的風險是世界的分裂,以及兩大超級大國之間的對立,並要求其他國家‘選擇立場’,”馬克龍提到。
參議員塔米·達克沃斯(民主黨-伊利諾伊州)也表示同意,稱赫格塞斯的語氣帶有“居高臨下的態度”。
“我們不需要那樣的語言。我們只需要與盟友站在一起,”她在一群記者面前說。
儘管言辭尖銳,赫格塞斯仍強調,美國並不想要“統治或扼殺中國”,當然也不尋求衝突。但他表示,美國不會接受中國越來越具侵略性的行為。
具體而言,他提到中國在南海的行為——例如撞擊菲律賓的海警和漁船——以及圍繞自我管理的台灣進行的行動,該島被中國視為其領土並威脅要以武力奪取。
近年來,解放軍在台灣周邊進行了更複雜的軍事演習,美國印太司令部的負責人將這些形容為對未來封鎖或入侵的“排練”,赫格塞斯在演講中也使用了該描述。
赫格塞斯還重申了特朗普總統的觀點,即中國在未來四年內不會入侵台灣,而美國的主要目標則是避免這種衝突。
“但如果威懾失敗,”他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這是國防部最擅長的,就是做戰和獲勝。”
图片源于:https://www.defensenews.com/pentagon/2025/05/31/imminent-threat-hegseth-escalates-tone-on-china-in-key-asia-spe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