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牵头成立国际调解组织,推动全球南方国家争端解决

中国于5月30日与32个创始成员国共同推出了国际调解组织(IOMed),这一新框架旨在促进国家间争端的解决。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启动仪式上称赞IOMed是“文明信念和谐的例证”。

《新闻周刊》向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外交部发出电子邮件请求评论。

该组织的重要性

IOMed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庭和国际法院不同,旨在通过双边调解来解决国际争端。

从印度尼西亚到塞尔维亚,已有数十个国家签署了加入协议,这反映出在特朗普政府减少对全球机构支持的背景下,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签字仪式上,王毅表示,IOMed将填补一个“制度空白”,同时对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的理念。

“为了帮助希望解决与他国问题或分歧的国家,中国一直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方案。”王毅表示。

他还补充说,IOMed是根据《联合国宪章》构思的,旨在推动基于平等原则的决策,追求“共赢结果”。

然而,霍夫斯特拉大学法学教授兼国际项目主任朱利安·库表示,位于香港的IOMed框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几乎没有实质性价值。

“我认为这个组织更像是一个全球公关活动,让人觉得中国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全球争端,但实际上并没有创造出任何实质性的争端解决方案。”他说。

同样,尽管确实没有现有机构被建立来促进两个国家之间的谈判,但选择调解人的决定是政治性的,依赖于当事方的参与。

“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太可能选择中国或这个组织来调解他们的争端,因为该组织似乎与中国有联系。”库指出。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想象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使用这个组织,因为他们与中国的关系。”

王毅在发布会上提到的“热点问题”类似于中国以往对那些不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的国家的批评。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菲律宾,近年来该国公开了中国在其邻国海洋区的扩张,尽管2016年常设仲裁法庭已裁定驳回北京对南海大部分地区的广泛主张。

中国指责作为美国盟友的菲律宾“炒作”这一问题,并使华盛顿和其他外部大国参与其中,呼吁马尼拉回归双边谈判。

中国还多次批评美国对中国及其盟友官员实施的“单边制裁”,并将北京描绘成在特朗普自4月以来的关税攻势中捍卫国际贸易体系的捍卫者。

在IOMed成立仪式上,约50个国家和20个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包括联合国。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该组织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开始运作。

人们对此的看法

香港中文大学法律教授阎跃铭对美联社表示,国际法院和常设仲裁法庭专注于裁决和仲裁,而IOMed则是在全球范围内引入一种结构化、制度化的替代争端解决形式—即调解。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国特使巴尔塔萨·斯泰赫林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新成立的国际调解组织,总部位于香港,期待在国际人道法、冲突预防及和平等领域的持续合作。”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北京精心挑选的领导人李家超表示,IOMed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开始运营。

本文基于美联社的报道进行编写。

更新于2025年6月6日,上午7:38:本文包含朱利安·库的评论和更多信息。

图片源于:https://www.newsweek.com/china-creates-international-dispute-group-political-influence-208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