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雅图金街车站的艺术与文化办公室,攀登楼梯后,映入眼帘的是汤加艺术家本尼迪克塔·孔加卡(Benedicta Kongaika)创作的巨型艺术作品《Tapa》(2020),以传统的榕树皮制成。
《Tapa》标志着名为《Sina: 从汤加到西雅图》的展览的入口,以其宏伟的规模和视觉效果为本尼迪克塔·孔加卡的艺术实践以及更广泛的太平洋岛屿艺术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介绍。
在汤加和萨摩亚的神话中,西娜(Sina)是美丽与变革的象征。一个著名的传说讲述了一位年迈的斐济国王,他因被西娜吸引而施展精神力量,化身为一条鳗鱼。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便她能从第一口椰子中饮水——他那个象征着果实三孔的眼睛和嘴巴的故事。这个在大洋洲口口相传的传说,不仅是关于爱,也是关于死亡、重生与起源。
另一个在金街车站被纪念的西娜是本尼迪克塔·孔加卡的祖母,西娜·阿纳·阿洛伊塔法纳·图波亚·施奈德(Sina Ana Alo’itafuna Tupoa Schneider),她于1927年出生于汤加的纽阿福(Niuafoʻou),并成为西雅图太平洋岛屿社区的受人爱戴的领袖。通过本次展览,孔加卡向她祖母的遗产致敬,这位开创了汤加文化艺术和社区建设基础的女性,表现在整个展览中她的精神。
此外,孔加卡还关注了新一代活跃的汤加艺术家,包括颇受推崇的托卡·瓦鲁(Toka Valu)、卡托卡拉·卢图伊(Katokakala Lutui)、slick ric James以及乔恩·汤普森(Jon Thompson)。
乔恩·汤普森的作品主要以丙烯颜料绘制在画布上,表达了太平洋西北地方文化、东亚历史和波利尼西亚身份的融合。西雅图著名的《李小龙:金龙(Bruce Lee, The Golden Dragon)》以激励那些始终坚守自我的人。
他的另一个作品《木槿部落(Hibiscus Tribal)》则旨在讲述一种普遍的漂泊者代表故事。slick ric James的丙烯画则体现了他的哈菲卡西(biracial)身份和家庭记忆,将祖传的太平洋传统与个人历史相结合,并受到帮派生活的影响。他的作品一方面承载着内心的创伤,另一方面却又以此为谦卑。
精神性,既是具体的也是无形的,贯穿了整个展览,常常通过hiapo(榕树)树皮的形态表现出来。在欣赏完孔加卡的《Tapa》后,观众会注意到附近悬挂着一块未经处理的树皮布,这是一种邀请,促使观众在形式与图案之前反思这种材料的神圣意义。
在《Tapa》之后,观众可以看到一件由卢图伊创作的旋转作品《阿霍西维·哈乌法诺(Ahosivi Haufano,2024)》,它展示了一朵花转变为盛开的过程。自然的颜料和图案继续体现汤加的传统文化,包括使用tapa Ngatu这种由hiapo树的内皮制成的布料,这是一种在汤加的重要文化艺术形式。
ngatu的沉浸感延续到金街车站的玻璃窗上,由托卡·瓦鲁创作,他在西雅图的Ballard、国际区和德尔里奇社区等地创造了许多备受赞誉的公共艺术品。瓦鲁的双联画《Mala mo Monu(2025)》展示了汤加身份的二元性,生动地表达了当代生活的困境与祝福,以及面临文化传统与韧性压力的社区所经历的复杂性。
展览的最后部分是孔加卡的两件作品《统一之翼(Wings of Unity)》和《生命之星(Star of Life)》(2024),位于她艺术创作过程的数字视频左侧。《统一之翼》表达了传统的Manalua图案,描绘两只飞鸟,象征团结、和谐与关系平衡。作品被汤加的国花heilala所框架,提醒观众我们始终受到精神的支持,并由爱与目标引导。
《生命之星》进一步强调了孔加卡信仰驱动的艺术创作,提醒我们祖先的天文航海科学,即通过星光导航海洋与地理,这对孔加卡而言是上帝的光,这些都是与汤加传统密切交织的。在汤加,教堂仍然是老年人与青年人聚集的重要场所,他们积极塑造文化语言、价值观与艺术,提供精神基础以应对全球化的压力。
《Sina》展览在金街车站创造了一个动态的跨代对话,连接了祖先智慧与当代汤加艺术家在侨居地的经验。本尼迪克塔·孔加卡对祖母西娜·阿纳·阿洛伊塔法纳·图波亚·施奈德的致敬强调了尊重开辟未来道路的前辈的重要性。
此次展览展现了汤加艺术家如何积极协商他们的身份,将传统的图案与现代媒介结合,表达他们复杂的生活现实。《Sina》展览邀请观众思考文化、社区和精神在塑造跨国汤加经历中的持久力量,同时提醒我们在适应多元当代生活的同时,不忘根源。
图片源于:https://iexaminer.org/unfurling-tongan-identity-spirituality-and-migration-in-tongan-art-at-king-street-station/